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2:01:37

2012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导和建议:基础阶段复习

无论你是数学的哪一类考生,以下教材都是不二选择:
    高等数学:同济六版(上、下两册)
    线性代数:同济五版或居余马二版
    概率统计:浙大四版
    下面谈谈如何更加有效地复习教材。考研并没有特别规定上述教材为官方复习教材,但市面上唯独这些教材是面向考研命题方向编写的。因此首先是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其次,不能忽视例题和课后习题。虽然例题都很简单,但之所以能够成为例题,说明它们必然有其经典之处,请同学们细心体会。再有就是课后习题,尽管在一道大题中,每一道小题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如果不一道一道认真做,是很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的。例如:
    第三,切忌眼高手低。我们曾经有学员吃过这样的亏。眼高手低分为两种,一是只看题不做题,过于依赖答案;二是做题也仅是简单的心算,不认真书写计算过程。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前者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但一上考场,看到试题就目瞪口呆,而后者更是冤枉,每道题确实都会做,但计算时不是丢了这项就是少了那项,不该丢的分数有时能高达30分以上。我们从2010年和2011年的试题可以看出,部分题目的计算量还是很大的,因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刻不容缓。
      第四,为自己制订的复习计划要合理。一些同学或许是这样定计划的:前两个月看高数上册和线代,后两个月看高数下册和概率。我们要指出的是,每轮复习只进行一遍是远远不够的。第一遍或许只能获得初步的认识,而在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时候这种认识会逐渐加深。作者在自学二外时也深有体会,一本教材每当重新看完一遍以后,都会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因此建议大家将这几个月的时间分为2-3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尽其能,将教材和导学桥看2-3遍。另外,即使到了强化、冲刺等阶段,遇到不会的问题时随时回来翻翻教材也是必要的。
      第五,不能排斥他人的指导。作者在论坛上曾经看过这样的回复:“不要盲目崇拜,关键靠自己”。这话没错,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大量误人子弟的考研机构,但完全否认他人指导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对的。如果完全“走自己的路”,很可能很多路都是弯路,但复习时间毕竟有限,以致最终不能如期完成复习任务。而有选择性的听取他人意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或许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过于跟风也是不行的。市面上确确实实有很多考研教辅很大众化,但正是这种大众化成了它们的致命弱点。它们成稿时间较早,而每年变动不大甚至不变,而我们先前已经指出,考研内容正朝着边缘化、专业化和深入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它们将不能很好的代表考研趋势,是注定要淘汰的。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导和建议:基础阶段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