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金融硕士考研论述题练习(3)
2015金融硕士考研论述题练习,论述题答案需要彪悍的逻辑清晰的条理,当然更要的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来看小编整理的金融专业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论述题型,同学们都快来看看吧。17.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哪些特征?
离岸金融市场也叫新型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既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又不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有:(1)业务活动很少受法规的管制,手续简便,低税或免税,效率较高。(2)离岸金融市场由经营境外货币业务的全球性国际银行网络 构成,这些银行被称为“境外银行”。 (3)离岸金融市场借贷货币是境外货币,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选货币种类。该市场上的借贷关系是外国放款人与外国借款人的关系,这种借贷关系几乎涉及世界上所 有国家。(4)离岸金融市场利率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标准。一般来说,其存款利率略高于国内金融市场,而放款利率又略低于国内金融市场,利差很小,更 富有吸引力和竞争性。
18.简述人世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承诺?
根据WT0有关协议,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承诺主要有:
(1)扩大外资银行外汇业务范围。正式加入时,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在客户对象方面的限制,外资银行可以立即向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全面提供外汇服 务,且不需要进行个案审批;允许外资银行在现有业务范围基础上增加外币兑换、同业拆借、外汇信用卡的发行、代理国外信用卡的发行等业务。
(2)逐步扩大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范围。允许外资银行在现有业务范围基础上增加票据贴现、代理收付款项、提供保管箱业务;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 务的地域限制。放宽对异地业务的限制。允许在一个城市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向其他开放人民币业务城市的客户提供服务。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 限制。加入后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加入后5年内外资银行将享受国 民待遇。
(3)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
(4)坚持审慎原则发放营业许可。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发放经营许可证坚持审慎原则,即在营业许可上没有经济需求测试或者说数量限制。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
19.简述货币乘数和存款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 数,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2)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 (3)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 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二是分析的角度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 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 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
20.判定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测定指标主要包括:(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指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是指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3)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指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 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4)隐蔽型通货膨胀的测定
2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1)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 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货款保证金比率进行控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3)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 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和泡沫。(4)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出口工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 性措施。(5)预缴进口保证金,是指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
22.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及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货币政策时滞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以根据期初的预测值来考察政策生效的状 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在考察货币政策效应时,货币当局还必须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此外,非金 融部门微观主体的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也有抵消作用,其他外来因素、体制因素、政策因素等也对货币政策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的操作过程中应 予统一考虑。
23.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手段和方式有哪些?
各国的金融监管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在具体监管过程中,主要运用金融稽核手段,采用“四结合”并用的全方位监管方法。
(1)依法实施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金融监管必须依法进行,这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点。要保证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 和一贯性,才能保证它的有效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金融法规的完善和依法监管是绝对不可少的。(2)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实施金融监管。金融稽核,是中央银行或 监管当局根据国家规定的稽核职责,对金融业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检查。金融稽核、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经营的合法性、资本金的充足性、资产质量、负 债的清偿能力、盈利情况、经营管理状况等。(3)“四结合”的监管方法,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 合、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相结合。
24.金融创新的含义、表现形式及推动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1)金融制度创新。国际货币制度的创 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新型金融市场不断形成;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3) 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创设新型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趋同;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新型 化、电子化、多样化、持续化。推动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经济思潮的变迁;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