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1:48:59

前辈经验:考研政治主观题40+如何到手?

考研政治大题模板(自己听课总结的,2014年考研政治50分主观题我得了40分)
    (一)政治第34题是马原题,有2问或3问。最后一问一般只回答方法论意义,不用结合材料。除非是5分的题,则要用几个半句话结合材料。前1~2问都要回答原理及内容,并单独用一句话结合材料。
    34题第一问:
    ① 如果材料告诉了原理,先把原理里面关键的名词的定义解释一下。例如2013年第34题第一问要先回答“认识”的定义,回答了就得2分。
    ②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认识论)认为:原理A内容(如果是按老师的模板写得就不要再细分,全写于这点就ok。
    ③ 用一句话,结合材料说明材料是怎么做到原理A的。
    ④ 此外,这也反映了原理B、原理C(B和C只写原理名字,建议C可以写万能原理,食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中间这问:步骤同上。
    最后一问:
    上一问考的是辩证法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辩证法方法论意义。
    ① 矛盾是普遍联系的,(......是不可避免的。5分的题则要结合半句材料,其他不用结合材料),我们要正视矛盾,要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
    ②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具体地分析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5分的题需要结合半句材料。)
    ③ 解决矛盾时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 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⑤ 要坚持与时俱进,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坚持通过现象看本质。
    上一问考的是方法论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方法论方法论意义。
    ①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活动。
    ② 要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对待........(抄题干关键词)。
    ③ 要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④ 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全面具体地看问题。
    ⑤ 要坚持与时俱进,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坚持通过现象看本质。
    老师给模板回答原理内容:
    A和B是并列关系,则按以下答内容: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和地位不同。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也离不开A(或用正、反、换。“A和B相互依存,只有.....才.......;如果没有.......就不会........;所以........可以|/是.........。”)。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B也渗透着A。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为B,B也能转化为A。
    A和B是从属关系(很少见),则按以下答内容:
    和大题常考的原理名称(综合了所有辅导班老师压的重点,但近几年大题只考认识论和辩证法):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和地位不同。A决定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B反作用于A,当B适应A时则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时则阻碍A的发展。
    以下为常考原理的名称,比较全,是我知道的所有辅导班压的重点。而考研政治只考重点。近几年只考认识论和辩证法,大家必须记住这些原理名字。
    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2个):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关系,依存、渗透)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6+5+4=15个):
    矛盾的原理:
    ①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即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③ 矛盾的不平衡原理(包括第4和5点)。
    ④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⑤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⑥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必、两现、原、形)
    ①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⑤ 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关系!)。
    其他:
    ① 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
    ② 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否定是自我的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③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④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度的原理。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3+2+1=7个):
    ①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 认识的过程包括:两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性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这是认识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③ 认识的结果: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只有实践能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4、唯物史论:(1个)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第35题是毛中特,第36题是史纲和毛中特的结合,大家背《肖四》很可能会背到原题的一两问,按他的答法回答就ok,绝对正确!当然也很可能没有背到原题,则建议大家听下文都最后的客观题班。
    假设其他的题都没有背到,我是这样编的,可以很轻松地写五六条,给阅卷老师震撼力,显得有条理性,得及格分以上问题不大。前2~3条把我背到的相关的知识点写上。后3条按以下分别为:4.以上材料清楚地表明:..................(抄材料。)5.(顺着材料往下说一句)举两个例子吧:这不仅体现了某某人境界的崇高,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起很好的示范作用。(思修和法律基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正确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毛中特)6.(下结论)所以........。只有.........才.........。
    (三)第36题,我自己结合全部往年真题发现,答题思路差不多都是这样。如果你没背到原题,可以按以下回答:
    根据题干意思对应的历史时期,把以下相关的点写上,一般不用全写:
    ① 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富裕。
    ② 为此,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材料中的某阶级干了什么事(通常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和敌人力量的强大,这些斗争最终走向了失败。
    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⑤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大成就就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外,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美好光景。
    (四)第37题是思修和法律基础,原题几乎没有,但非常类似或者知识点一样的题,肖四今年就有。具体哪题可以参阅我上一篇文章。
    这道题必须结合材料,结合材料部分就有一半左右的分,你看每年能真题给的答案都结合了材料。
    (五)38题是当代,非常灵活,连肖秀荣和文都的主讲老师都说押不倒题,让大家必须研究往年真题的答题思路。其实很有用,我已在我上篇文章举过例子了,这里不再重复了。
    任何科目给的模板或答题技巧(尤其政治和英语)一定要自己结合最近几年真题实践一下,绝大大部分适用,极个别可能有失误。最后,借用商志老师的一句话敬告各位即将考研的同学,“你如果想考上好学校,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必须往死里学,并保持高强度、高效率!”“那些往死里睡的垃圾货是考不上研的。”
    路是自己选择的,如果你确定要考研,那请你关机或静音上自习,静下心才会有效率。天天泡自习室,那里很多人在学习,你会有效率的会学得进去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任何考试越到最后越有效越关键,所以越到最后心态越重要,努力越有效。加油,成功属于你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辈经验:考研政治主观题40+如何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