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1:45:02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问题

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有规律逻辑可循,拿捏不好怎么答的考生,新东方在线建议大家不妨背背模板,根据模板来套,就会减少知识点遗漏。答题更具逻辑感。下面新东方在线就分享考研政治马哲中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问题问题答题时模板。 
    【马原(哲学)——理性因素vs非理性因素问题】
   
        一、是什么?
    理性因素vs 非理性因素
    ①定义:
    情感、意志(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
    ②作用:
    理性因素: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发
    ③两者关系:
    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二、怎么讲
    带入材料,文科、理科代替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
    三、怎么干
    创新
    科学的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
    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
    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材料特点:两种不同学科或者不同人的对比
    例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 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 也是可能的?
    是什么:理性因素是理智,非理性因素是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理性因素的功能是指导、解释、预见,非理性因素的功能是动力、作用、诱发。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怎么讲:在数学领域里偏重计算,以严格的论证、定理、推倒为鲜明特色,所以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因此在数学领域里2+5 必须等于7;与之相反,在艺术领域中,更多的是以灵感、联想和发散思维作为主要手段,没有固定答案有广阔的可能性,所以2+5 可能等于10000。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怎么干: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理,要求我们把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结合,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