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 货币银行学讲义第0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货币的功能、货币的类型、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本章重点】
货币的五大功能;
货币从实物货币向纸币、支票及电子货币演变的过程;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的特征;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本章难点】
货币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本章基本内容】
货币的功能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有以下功能:
价值尺度:指货币表现和测量商品价值的功能。
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的媒介的功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功能。
支付手段:指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而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的功能。
贮藏手段:指货币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时所发挥的功能。
世界货币:指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支付制度的演进
支付制度指在经济生活中进行交易的制度和方法。随着货币功能的完善以及货币形式的发展,支付制度也不断演进。货币形式经历了以下两大发展阶段:
实物货币阶段:这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该阶段货币由与货币面值相当实物充当,用贵金属充当货币是该阶段发展的顶峰;
非实物货币阶段: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经历的阶段。该阶段货币的主要形式有纸币、支票和电子货币。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电讯技术的发展,支付制度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变革,电子货币最终将取代现金和支票成为最主要的支付系统。
货币制度的沿革
货币制度:指一国由法律所规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他使货币流通的各个因素结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两种类型。
货币制度的内容: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本位货币的名称及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银行券的发行准备等。
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两种类型。
金属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是货币制度的初级形式,它以本身具有价值的贵金属黄金和(或)白银作为本位货币,执行货币职能。金属货币制度分为单本位制和复本位制两种形式。单本位制是以黄金或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有银本位制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复本位制是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有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信用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是货币制度的高级形式,它以本身没有价值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纸币由中央银行发行,凭借国家的强制手段,并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
。
【案例分析】欧元及其对传统货币制度观念的挑战
1999年1月1日,欧洲货币同盟中的11个国家将开始使用欧盟单一货币——“欧元EURO”;2002年初,欧元纸币和硬币进入流通,半年后,成员国流通的各自通货逐步回收。
从古代开始有可以称之为货币制度的制度,直至今天各国的货币制度,也包括集中计划经济国家的货币制度,都与国家的主权(也包括诸候的、城邦的、地区的政治权利)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但欧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对于传统的货币制度观念,这是直载了当的挑战。
全面分析这一挑战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根源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当前世人所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这里提醒注意:一些看似不成问题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会走向自我否定。这是在理论学习中必须确立的基本认识。
【本章复习思考题】
关键词:
货币实物货币银行券 信用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制度
本位货币无限法偿复本位制金本位制法定平价
思考题:
1.简述货币的功能
2.谈谈对电子货币发展的展望。
3.何为电子资金调拨系统(EFT)?
4.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5.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6.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