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1:24:00

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任务9(思修与法基)

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13届高辅复习任务9(8天 思修与法基)
    本期任务复习时间分配表    纲要部分已经完成,从本期开始进行《思修与法基》的学习,对应大纲上第四部分1-8章的内容,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这门课的内容最好理解,而且层次分明,易于消化、吸收,是最好拿分的一部分。    此轮政治复习每天用时应为2—3个小时,在复习过程中,学员应先看每个知识点的对应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去看书,效果会更好。复习结束后,也可使用此计划表中的知识纲要用于考查自己复习效果,其中的知识点对应问题无需逐字背诵,但需要能用专业术语表述其核心关键词。如果考生某天有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调配,在8天内完成即可。
学习天数
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说明
知识点对应问题
资料页码
计划使用说明与学习建议
第1天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
    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核心概念
    马克思主义
    科学信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化理想为现实
   
1、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3、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4、个人应该如何实现崇高理想?5、如何理解理想的实现是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统一?6、如何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此计划中知识点复习是要求学员掌握的的构成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的知识点;知识点说明是针对这理论一框架下的知识点,学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核心概念;知识点对应问题要求学员在看过知识点后能够使用专业的核心关键词就问题进行简要回答,这是为后一阶段分析题的写作打下理论基础,并且是当前能够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的最有效保障。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科共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考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重点考查的是对概念的把握程度,主要是主观题的考试,而法律基础则主、客观试题都有考查。针对以上情况,建议考生要抓住复习的重点。比如,思想道德修养方面重点备考的几个概念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掌握了这些概念,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复习的主线,起到以点带线的效果;而在法律基础这部分,对于相关一些法律法规易出客观题,这部分不太好掌握,这就需要考生多做一些模拟题,从题海战术中掌握住这些法律法规的运用技巧。
    3. 十到十一月份,同学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考研科目的复习。务必保证政治每日2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这能为后期的复习减压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科在有重点有策略的学习中保证各科能够齐头并进,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偏科,另一方面为后期的全局统筹,整体提升创造条件,后者后期学员因为政治而放弃其它学科的宝贵冲刺时间,或是基础较差,政治学科过多,造成手忙脚乱,从而影响了整个大局。
第2天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
    3、维护祖国统一
    4、增强国防观念
    5、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核心概念
    爱国主义
    爱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国家利益
    振兴中华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4、爱国主义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5、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6、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理解爱国主义?7、民族精神的含义?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9、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时代精神的内涵?11、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2、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以及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
   
   
   
   

第3天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与人生观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4、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核心概念
   
    世界观
    人生观
    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人生观
    价值观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含义?2、为什么要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人生态度的含义与表现?4、为什么要端正人生态度以及如何端正人生态度?5、价值观的含义?6、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7、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什么?8、人生价值的标评价方法是什么?9、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10、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所具有的特殊要求是什么?11、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1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有哪些?1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4、如何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是什么?15、如何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16、如何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4天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2.道德的历史发展
    二、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2、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2.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3.锤炼个人品德
核心概念
   
    道德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道德的起源是什么?2、道德的本质是什么?3、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分别是什么?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5、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分别是什么?8、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9、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原因?10、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2、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13、个人品德具有哪些特点?

第5天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征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三、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核心概念
   
    公共生活
    公共秩序
    社会公德
    网络生活
    法律规范
1、公共生活的含义是什么?2、公共生活的特征有哪些?3、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原因是什么?4、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哪些?5、社会公德的含义是什么?6、社会公德的特点有哪些方面?7、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在网络生活中,如何加强社会公德自律?9、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有哪些?10、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有哪些?
第6天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一、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二、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2、在艰苦中锻炼与在实践中成才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1、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
    2、婚姻与家庭
    3、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4、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核心概念
   
    职业道德
    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爱情的本质
    恋爱中的道德
    家庭美德
    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4、成才的必要条件是什么?5、爱情的内涵是什么?6、爱情的三要素是什么?7、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8、婚姻与家庭的含义是什么?9、婚姻与家庭的关系是什么样的?10、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11、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2、结婚的条件和程序有哪些?13、离婚的原则和方式有哪些?
   

第7天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一、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2、自由平等观念
    3、公平正义观念
    4、权利义务观念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2、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核心概念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民主法治观念
    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
    权利义务
    国家安全
    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权威
   
   
   
1、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是什么?2、社会主义法律本质是什么?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程序是什么?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是什么?
    6、如何树立自由平等观念?
    7、如何树立公平正义观念?
    8、如何树立权利义务观念?
    9、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10、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1、国家安全法律知识有哪些?
    12、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需履行哪些义务?
    13、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14、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哪些?
    15、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哪些?
    16、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是什么?
    17、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要做到那几点?
   

第8天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一、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1、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我国的国家机构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1、民商法律制度
    2、行政法律制度
    3、经济法律制度
    4、刑事法律制度
    三、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1、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2、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3、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4、我国的仲裁和调解制度
核心概念
    宪法
    国家制度
    国家机构
    民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刑法
    民事主体
    法人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仲裁
    调解
1、宪法的特征有哪些?2、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国家制度的含义是什么?4、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内容?5、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7、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8、民法的概念是什么?9、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0、民商法律制度包括哪些?11、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分别是什么?12、经济法的概念和原则分别是什么?13、刑法的概念和原则分别是什么?14、民事诉讼的概念及程序是什么?15、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16、刑事诉讼的概念是什么?17、仲裁的概念是什么?18、调解的概念是什么?


新东方在线 政治教研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任务9(思修与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