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货币银行学期末模拟试题(二)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货币银行学期末模拟试题(二)答案一、名词解释: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
金融机构:泛指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又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金融企业。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单项选择:
1-10BCBDDBBDBC
三、多项选择:
1、ABCDE2、ACE3、AC 4、ABCDEFG5、ABC
6、ABC7、ADE8、ABC9、AD 10、AD
四、辩析题:
1、对。2、错。3、错。4、对。5、错。
五、计算题:
存款派生倍数= 1
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1
10%+10%+5% =4
六、简答题:
1、答:在各国资本市场上,证券交易方式主要有:
(1)现货交易的概念;
(2)期货交易的概念;
(3)期权交易的概念;
(4)信用交易的概念;
我国目前规定,柜台交易和证券交易所均采用现货交易方式。
2、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针有:
(1)安全性方针的概念;
(2)流动性方针的概念;
(3)盈利性方针的概念;
以上三个经营方针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只有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组合,才是各国银行努力的目标。
3、答:(1)通货膨胀的概念;
(2)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型通货膨胀等几种类型;
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公司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一般又把通货膨胀划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3)以上对通货膨胀进行的划分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常常互有交叉。
七、论述题(答案要点)
答:
(1)国际收支的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只是形式上的平衡,实际上各国的国际收支常常处于失衡状态(逆差或顺差);
(3)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结构性原因;货币价值的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等。
(4)国际收支失衡时,可采取如下调节方法:
外汇缓冲政策; 财政政策;利用国际贷款;直接管制等。
以上调节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择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