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政经总结: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2
【重点难点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因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为此就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构成,从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由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从而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要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及其与之相关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这样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
【概念辨析】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主要使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主要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
①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即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辅助阅读】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
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②超额剩余价值由个别企业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由所有企业获得。
③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追逐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