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近代史考点分享五
(六十九)“左”倾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主要原因是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实践经验也很缺乏。(七十)赣南会议剥夺了毛泽东的领导权。
(七十一)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张闻天负总的责任。
(七十二)瓦窑堡会议,(1)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2)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3)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七十三)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七十四)日本占领广州,武汉以后,开始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政策,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七十五)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七十六)侵华日军的罪行:(1)制造大屠杀:(2)疯狂掠夺资源和财富:(3)推行奴化教育。
(七十七)国民党爱国官兵:冯玉祥,吉鸿昌,蔡廷锴,蒋光鼐,李济深,陈名枢。
(七十八)1935年12月9号,北京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口号是“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七十九)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八十)正面战场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北平战斗,佟麟阁,赵登禹;淞沪会战,谢晋元。
(八十一)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其他都是失败。客观原因:敌我力量对比,日军占优势;主观原因,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八十二)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八十三)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八十四)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八十五)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