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6 11:17:20

备战2011考研政治:马哲高分超强笔记十五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
2-4 章可相继被看作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本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中,物质和意识及其二者的关系。
实践出现在本章的原因:实践也是物质活动形态,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沟通意识和客观世界的纽带和桥梁。因而本章重点: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对物质的理解,既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又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的理解。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先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世界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火,水,气,原子论(不是近代的原子概念,它指的是世界有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把物质世界归结为具体的物质结构—原子。原子是宇宙之砖,认为原子不可分。
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用物质的特殊性代替普遍;用物质的个别代替一般。从而不能揭示出物质的本质特性。
辩证唯物主义如何概括物质的特性: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列宁)。这种客观实在是在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从与精神的对立角度讲的)。生产关系是物质关系,凡是客观存在的关系(除了思维关系)都是物质关系。物质还具有运动,时空,无限可分性,可知性的性质。
(2)物质范畴的定义,它的提出,它的思想,它的意义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它指出物质“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具有可执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形式。
※它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两者的关系要用到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这两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前者揭示了物质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而后者揭示了物质的具体属性,具体形态,具体结构,即特殊性。联系体现在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后者又以前者为指导。

http://images.koolearn.com/casupload/upload/fckeditorUpload/2010-11-05/image/7b2ad69d0dc24affb47b3325518163f0.png

考研政治第十三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布局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备战2011考研政治:马哲高分超强笔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