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3 20:00:08

金融学考研政治经济学复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2015年考研初试正在逐渐的靠近我们,经济学包含的范围很广,其中金融学就是其中一个,学习金融学,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内容,完成初试为复试做准备,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融学考研政治经济学复试关于名词解释的相关试题。
        1.抽象劳动
        答:抽象劳动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或者说同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因为“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作用。
        2.资本经营
        答:资本经营又称“资本运营”,是指现代企业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经营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运作为基本形式,将其所拥有和可支配的一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进行运筹、配置和动态调整,通过资本的流动、重组、优化配置等方式进行有效运作,以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
        资本经营与一般生产经营领域中资本运动有区别,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资本经营的内容和对象有差异,资本经营更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2)资本经营的方式有差异,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3)资本经营的市场的差异,资本经营主要依托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等。(4)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
        3.剩余价值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是指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其基本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发展的根本方向,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家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进技术等方法加强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一方面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又使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因而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马克思发现这个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真正的革命。
        4.贸易差额论
        答:贸易差额论是早期重商主义的思想。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所有的销售都能使货币增加。早期重商主义坚持的主张是,尽量少买或不买,把多卖少买的原则绝对化,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反之货币离开自己的手,财富损失,国家随之贫困。
        在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商品生产和流通还不发达,对外贸易尚未充分展开,商业资本限于本身的条件,它们代言人极力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主要有英国的海尔斯、马林斯,法国的博丹、孟克列钦。
        总之,早期的重赏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通,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5.斯密教条:
        指斯密对商品价值所作的错误分解的理论。斯密从他错误的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出发,认为商品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v+m)。由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它是资本价用于购买劳动力而支付的可变资本v,利润和地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两种特殊形式m,所以,斯密把商品价值只分为v+m。而实际商品的全部价值应分解为c+v+m三部分,v+m只是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斯密则把商品的总价值(c+v+m)与新价值(v+m)相混淆,抛弃了不变资本(c)。其后,几乎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把这个错误观点奉为正统的信条,马克思讽刺地称之为斯密教条(Smith’s Dogm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融学考研政治经济学复试试题(一)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