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经济学部分(共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商品拜物教
2.无形磨损
3.金融资本
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5.国内生产总值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简述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3.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4分,共48分)
1.目前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几种主要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否定劳动价值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西方经济学部分(共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资本的产出弹性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3.自然垄断
4.奥肯定律
5.挤出效应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为
,假设市场中有10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一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
,其中q为单个厂商的产量,试求:
(1)市场供给曲线的表达式;
(2)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设在两个部门经济中,货币需求函数为
,消费函数为
,货币供给为200,投资
。求:
(1)IS和LM曲线方程;(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若货币供给量增加20,其他条件不变,则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何变化?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解释吉芬难题。
2.论垄断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及其对策。
3.试比较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
4.说明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刚(粘)性的主要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无差异曲线
2.逆向选择
3.资本深化
4.理性预测
5.公共物品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的总生产函数为
,劳动的需求函数为
,劳动的供给函数为
。求:
(1)当价格P=1时,货币工资W、均衡的就业量N和总产量y分别为多少?
(2)当价格P=1.2时,总产量y为多少?
(3)由(1)和(2)的计算结果判断,本题中的总供给曲线是什么形状?
(说明: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四舍五入)
2.已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求:
(1)这个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SAC)和可变成本函数(VC;
(2)当市场价格P=40,这个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总利润分别是多少?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货币主义为什么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2.凯恩斯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劳动市场行为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
3.什么是外部性(外在性)?为什么它会造成市场失灵?
4.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你如何评价这个理论?
政治经济学部分(共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国民经济信息化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生产价格的形式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试述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途径。
西方经济学部分(共50分) 1.试分析下列一组概念:边际收益递增、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外在经济。(10分)
2.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可以向后弯曲?请给出说明。(15分)
3.已知某小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
,投资函数为
,货币的需求函数为
,货币供给
。
(1)给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
(4)计算(3)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5)写出乘数定理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公式,利用这一公式计算(3)中的乘数;
(6)比较(4)和(5)的结果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
(共15分)
4.主流学派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其政策含义如何?(10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