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3 17:33:07

考研法硕努力增强综合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

  考研法硕即法律硕士,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学习的书籍的选择等方面和报考院校无关,原来的法硕只允许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考,现在本身学法律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考试的,所以现在法硕的实际竞争压力并没有减小,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考研法硕复习中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加强复习效率。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法理学理论性较深,难理解,题目抽象,答案也不像具体的民法刑法那么容易标准化和统一化,所以一般法硕考试中学生的法理学比(民法、刑法)略低10-20分是比较正常的,所以学习法理学的学生首先心理上要有这个准备。
          考研法硕专业课共5个学科,其中专业综合课(150分)含法制史、宪法与法理学(仅宪法学后半部分有法条依据,其它部门是历史或理论);专业基础课(150分)含民法与刑法(基本上均有法条依据),5科各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与技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学会慢慢领会,认真备考。主要复习教材的就是一本书,简称人大版《法硕指南》(用高教版《考试分析》也可以,但两书不要对比着看),涵盖上述5个学科,是整个复习的核心与关键,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看了其它书,费力不讨好。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法理学同民法、刑法、宪法等部门法结合起来,因为很多基本理论,特别是立法和法律实施中的基本理论都是从这些部门法中总结出来的,无论是名词概念,专业用语都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法理学中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我们综合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
          至少将唯一的指定教材――指南读4遍,由浅入深,由易入难;这里的教材就是《法硕联考指南》,这是全国联考法硕专业课指定的唯一教材(尽管教育部说不指定教材,《指南》当仁不让的最权威的复习“指南针”),是出题答题的唯一依据,而且写的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也是唯一适合大家是非法律专业,零法律基础这个特征的。可以说,所有的复习活动都是围绕更好的理解《指南》来展开的。
          预备阶段的打基础——通读阶段的熟悉全部内容——重点难点突破阶段的加深理解与运用分析知识点——模拟题阶段的强化《指南》跨章节运用——考前的系统看《指南》,目的只有一个:不断读懂,用活,领会《指南》的各个知识点。有充分准备的考生都是用前一年的《指南》——因为等当年的新书来不及,也没有多少必要(每年的内容变化实际上非常小,不会超过1%)。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考研法硕复习经过训练与踏实学习,选择题大家的水平实际上差距不大,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主观题(案例简答论述等题型),所以大家切记在看《指南》做单元题阶段就得注重主观题的训练,总结归纳答题技巧,修正学习方法,不能等考研法硕复习到最后才突击主观题——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解决的。
          最后,建议备考考研法硕的同学们要善于把厚书读薄,要养成自己整理知识的习惯,做成笔记;有很强自学能力的,笔记可以自己做,参考一些网络的资讯,做笔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加深记忆,加深理解的过程,它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思维、提高你的解题能力,进而在考研法硕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法硕努力增强综合运用法学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