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8-3 17:06:46

2018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1

  今天为小伙伴们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1,小伙伴们快点来马住吧!
  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历年考研同学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为大家整理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一),希望文章的整理能够给大家的复习带来帮助。
  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一)
  一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军事侵略:它们发动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持、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也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的特点、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特点: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绝对力量,它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的根源;
  2.中国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拦路虎;
  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主流;
  4.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5.近代中国人民经济贫困,政治上缺乏自由。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是主要矛盾,前者是最主要的。
  历史任务:①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②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一是第二的前提)
  二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
  1.新的生产力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不可以一切仰仗外国,尽量独立自主。
  3.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与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多。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
  【洋务运动补充】
  ①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
  ②主要内容:
  a.兴办近代企业(军用&民用)
  b.创立新式海军
  c.创办新式学堂:翻译 工艺 军事
  d.派遣留学生
  ③作用:
  a.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
  b.改变陈旧观念,在一些方面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c.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艺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背景:a.90年代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b.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内容;c.(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e.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意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客观由于守旧顽固势力过于强大;主观:a.对清政府态度软弱;b.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c.对群众轻视。
  教训:在半殖民的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四
  辛亥革命的胜利意义和失败原因。(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化?)(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上自乱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
  (4)辛亥革命促进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产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失败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也不愿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心。
  教训(说明了):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共产主义道路,走资产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只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成功。
  (4)推翻任何制度都要充分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五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传播背景: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③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共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3.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4.)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办刊物、写文章、翻译马恩著作
  (2)建学术研究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新民学会、利群书社、觉悟社、三次思想大论战)
  (3)创办工人夜校和文化补习学校
  (4)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
  六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创建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
  第三、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成立特点: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科学性:提出了新的革命纲领)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革命性和斗争性)
  3、它产生后就投入到革命实践中去,并保持了这种实践品格(实践性:工人农民运动、北伐战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具体体现在五个新:1、新的领导核心2、新的指导思想3、新的革命纲领4、新的斗争策略和新的斗争方法5、新的前途
  七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探索新革命的原因和前提
  1、原因: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的独裁统治(军队、特务、保甲制度、文化专制)
  2、前提:白色恐怖面前敢不敢于坚持革命(回答明确坚定:三次武装起义、八七会议)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实践上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身体力行,如到农民中宣传发动、在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等。从南昌起义到百色起义;从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到革命的重新复兴、发展,实践说明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心城市统治大大加强的形势下,以城市为中心,先取大城市,以求一举获得革命胜利的苏俄式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到农村去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就能够重新复兴、发展。
  2、理论上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理论上一步步成熟,突出表现在毛泽东的四篇文章里,1928年10月—1930年5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新道路理论)、《反对本本主义》,在其中提出和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怎样走?必然性?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等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1。另外,中公考研提醒大家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参考书目以及2018考研大纲已经出来。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