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共管理学考研:市场失灵(中公原创)
2018管理类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中公考研小编为考生整理了2018公共管理学考研:市场失灵(中公原创),供您参考!
【考点】简答: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问题
名词:公共产(物)品;外部性;外部效益
市场是买卖双方共同决定一项产品价格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市场上,价格的决定都是有供求规律这双“看不见的受”决定的。当某种商品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价格就会上升,反之,价格下降。市场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价格不断变动,最终会趋于平衡。通过市场的供需平衡,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益的方法称为市场机制。
市场失灵,就是指市场缺陷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如下:
1. 市场经济中的垄断
市场垄断(一家独大/几家独大)的存在使得市场上的物品不再听任市场价格的支配,而是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因为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市场经济面临的就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也就是说由于买进或者卖出数量足够多的某一种物品时,就可以影响到该物品的价格。如此一来,垄断或者寡头的存在会破坏市场的正常运作,他们可以恶意抬高价格,这样就会导致消费者蒙受损失,资源被浪费,导致资源分配的扭曲。
2. 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纵观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个历程,几乎各个国家都经历过经济不稳定、不景气和滚雪球似的通货膨胀的情形,需要与经济危机作斗争。因为市场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它的发展是以周期性(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形式进行的,在这一周期性的过程中,总会在某个阶段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从而给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带来不利影响。
3. 公共产品的提供
消费者的偏好无法在市场上反映出来的商品或者服务即为公共产品,比如,国防、警察、安全、行政性产品与服务、公园、道路等公共设施与服务。这些需要属于社会性需求,也就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公共产品表现出不同与其他市场产品的特征:a. 不可分割性,指公共产品是以一个整体向社会提供的,没有一定的计量单位,通常是所有人都可以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如公园。b. 非竞争性,指一个消费者消费公共产品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如国防。c. 非排他性,指任何消费者都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消费该产品,对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而言,无法将拒绝付款者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可以排他,但由于排他成本过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如新鲜的空气。
4. 市场经济的外部性
市场经济的外部性,是指一部分人的市场活动对另外一部分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印象。外部性包括两种情况,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外部利益)指某项活动或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和与该项目无关的人共同享有,如一人种树,万人乘凉。外部不经济(外部损失)是指某项活动或项目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不需要承担外部成本的情况,如某企业排放污水。外部不经济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
5. 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这里的不平等主要指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差距,比如贫富差距的现象。有学者讲到,世界上最大公平应该就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但是这种机械化的平等,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性,社会公正性,进而有损经济效率。只有改善这种不平等的情形才能是提高我们的国民经济福利。
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所以需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市场运作,以改善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系中公考研研究院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公共管理学考研:市场失灵(中公原创)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