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医综合考研:中医内科学知识点(11)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中医综合考研:中医内科学知识点(11)”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气血津液病证(气虚、气郁、气滞、气逆、血虚、血瘀、津伤化燥)
汗证
概念: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病因病机:肺气不足,营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导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失常是形成自汗或盗汗的基本病机。
消渴
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治疗: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养肺(胃)、益肾之别。
积聚
概念: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分别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因积与聚关系密切,故两者往往一并论述。
病因:正气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
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治疗:聚证——气滞——腹中气虚,攻窜胀痛——疏肝理气,行气消聚;
积证——血瘀——腹内结块,固定不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攻补兼施。
厥证
概念: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病因:情志内伤、体虚劳倦、亡血失津、饮食不节
病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治疗原则:醒神回厥 实证: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虚证: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
肥胖
是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多由年老体弱、过食肥甘、缺乏运动、久病正虚、情志所伤、先天禀赋等原因导致,其病机总属气虚痰湿偏盛。
肥胖的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与肾气虚关系密切,亦与肝胆及心肺的功能失调有关。
肥胖总属本虚标实之候,虚实之间、各种病理产物之间常发生相互转化,病久还可变生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疾病,因此必须积极治疗。临证时要辨明标本虚实、脏腑病位,以补虚泄实为原则,治本用补益脾肾,治标常用祛湿化痰,结合行气、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饮食调摄及体育锻炼,以提高疗效。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中医综合考研:中医内科学知识点(11)”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相关推荐:
2018考研报考:中医综合专业课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2018年中西医考研报考条件
2018医学考研复习计划指导
2018考研中医综合要克服5大难关
2018年医学考研高效复习要注意的10个细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