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7-31 17:17:31

2018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基础知识点复习之伪造假币罪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中公考研小编为考生整理了2018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基础知识点复习之伪造假币罪,仅供您参考。
  伪造货币罪
  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仿照货币的形状、色彩、图案等特征,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观上足以乱真的假货币,破坏货币的公共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主体。
  本罪在主观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根据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谓情节特别严重,根据规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2、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规定,伪造人民币总面值在30000元以上或者币量在1500张以上的,即可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3、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这里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以外的其他所有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其主要是指:第一,以机械印刷方法伪造货币的;第二,从事金融、财会等工作的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伪造人民币总面值达1000元以上或者币量达100张以上的;第三,伪造人民币并投放市场流通,总面值100元以上或者币量100张以上的;第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第五,因伪造货币受过刑事处罚后,又实施伪造货币的行为,伪造的人民币总面值达到500元以上或币量50张以上的;等等。
  伪造货币罪的构成条件: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即明知而为;
  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基础知识点复习之伪造假币罪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基础知识点复习之伪造假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