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7-13 17:21:40

2012年法硕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分析题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法律硕士考研,跨考小编收集了2012年法硕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分析题部分,小编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的,这里面还包含有答案,大家可以答完试题,核对答案的。
        分析题:第67—69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67. 2008 年7 月,某省会城市人大常委会第S 次会议审议了该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第N 条规定,公交车乘客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导其让座;对于拒不让座者,可以拒绝其乘坐,市政主管部门还可处以50 元罚款。在草案讨论过程中,甲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联系中找到;乙认为该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找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甲、乙观点中选择您较为认同的观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依据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
        68. 2009 年底,五位法学教授认为国务院2001 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与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这一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启动《拆迁条例》的修改程序,召开专家研讨会,公布草案征求民意,于2011 年1 月颁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法学教授对《拆迁条例》提出审查建议的宪法和立法法依据是什么?
        (2)针对该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进行何种处理?
        (3)国务院在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过程中,广泛听取民意的宪法和立法法的依据又是什么?此举反映了立法活动的何种原则?
        69.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盗贼及有关币帑钱粮等事,明律则又较唐律为重。——(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祭祀》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薛允升的上述观点?
        (2)为什么明律较唐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法硕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分析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