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联考翻译推理之假言翻译
本文中公考研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8考研联考翻译推理之假言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翻译推理是指将题目的语言转化成逻辑的语言并进行具体的推理,该类题目在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的试卷中都占到比较大的比重。该类题目是分析推理、加强支持、削弱质疑等题目的基础,所以考生应该掌握该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本文将重点阐述考试中常见的两类翻译,即两个假言翻译。这两个假言翻译是我们很多题目的基础,所以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增加考生对二者的认识。
1.假言翻译一:如果p,那么q
如果p,那么q,翻译成逻辑上的语言(逻辑形式)为,p→q。简记,前推后,即“如果”后面
的推“那么”后面的。例如,如果付出足够的努力,那么能考上研究生,可以翻译为“付出足够的努力→考上研究生”。考试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简写为“付出→考上”。然而,考试为了增加难度并不仅仅以“如果p,那么q”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考生应该学习与“如果p,那么q”相似的表达有哪些。本文通过分析,将“如果p,那么q”的替代形式总结如下:
①只要(一旦)p,就q,其中“只要、一旦”可以省略
②假如p,也q
③p是q的充分条件
④为了p,一定q
⑤p离不开q
以上这些表达都可以翻译成“p→q”。所以我们在考试中见到了这些形式都要知道怎么进行翻译。
2.假言翻译二:只有p才q
只有p才q,翻译成逻辑上的语言(逻辑形式)为,q→p。简记,后推前,即“才”后面的推“只
有”后面的。例如,只有认识26个字母,才能看懂英文,翻译为“看懂→认识”。同样的,考试中我们也应该知道与“只有p才q”相似的表达有哪些。具体总结如下:
①p才能q
②没有p,就没有q(不p,就不q)
③p是q的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必备条件/先决条件)
④p是q的基础(前提)
⑤除非p否则不q
以上这些表达都可以翻译成“q→p”。
在上述替代形式当中“p是q的必要条件、p是q的基础”翻译成“q→p”,但是“p的必要条件
是q、p的基础是q”就要翻成“p→q”。所以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题目如何表达的,我们要记住“必要的”放在“→”后面。对于“p是q的充分条件”翻译成“p→q”,而“p的充分条件是q”就要翻译成“q→p”,也就是说,“充分的”放在“→”前面。
试题形式是多样化的。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仔细审题,将错误率降到最低,才是我们的高分的王道。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考研联考翻译推理之假言翻译””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