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7-5 23:13:10

2018考研政治复习: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法治理念是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人们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法治观念,并在其支配下参与法治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中国,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要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有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要加强宪法实施,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和西方国家宪政划清界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政治复习: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