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7-5 17:10:06

2018管理类联考复习:把握逻辑与写作的关系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测试中,逻辑与中文写作有着极强的内在联系。2018管理类联考复习:把握逻辑与写作的关系,二者在学习上,具有极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好好利用,有助于提升复习效率,节省时间,下面我们就详细来看看二者直接的关系及如何更好的复习规划。
  首先,中文写作中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本身即是对逻辑缺陷的识别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对原文推理过程及论证方法的阅读是重中之中。一些典型推理特征,有助于考生快速进行缺陷定位。比如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等。同时,对于一些在表达特征上易混的推理,要借助逻辑中的学习加以强化。比如“不当对比”和“不当类比”。
  而对所找到的缺陷的精练分析,更是须要依赖对推理的基本规则及原则有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字数要求范围内,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比如上文提到的“以偏概全”。其原理是:仅以对部分的断定,来推断整体的性质,可能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该部分可能在性质上不具有代表性,其结论相对于整体来说会出现较大偏差;其二是该部分在量上不够充分,没有涵养到可能存在的差异。由些,我们可以形成对“以偏概全”这一缺陷的写作范式:“即使部分A的规律成立 ,也一定推出整体B成立。因为A只是B的一部分,不能完成代表后者。事实上,B中可能存在与A的规律不一致的情况。所以,该论述的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
  可见,写论证有效性分析切忌“任性”,切忌“随笔”。由于写作篇幅有限(总体字数要求600字左右,写4个主要缺陷,因此平均每个缺陷的写作字数控制在120字左右),再加上阅卷的时间有限(平均25秒一篇文章),所以考生作答时应尽量突出写作的重点,逻辑清晰,语言流畅。要做到这样,考生要有一定的逻辑功底。
  其次,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学习,对逻辑中的非演绎类的题型有强化作用,尤其是体现在阅读理解和推理的有效性分析方面。从题型来看,重点对近年题量较大的论证类题目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论证中的前提假设、削弱质疑和加强支持三类题型。通过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强化学习,考生可以迅速提高阅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在解非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负责任的说,在考生复习进行到第三阶段后期(即10月下旬时),阅读的重要将迅速体现出来。阅读能力强,则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都可以保证,反之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
  讲清楚了逻辑与写作的关系,下面我们给出2016考生的整体学习规划。
  学习的第一阶段(2018.5-6),以逻辑为主,写作为辅。这一阶段,逻辑的主要任务是细致地学习相关推理知识与技巧,而写作则是强化阅读为主要学习方向,时限已过,大家根据自身复习情况查漏补缺。
  学习的第二阶段(2018.7~8),逻辑与写作同步强化。以逻辑中的知识来指导论证有效分析的专项强化学习,以论证有效分析的方法来加强逻辑中非演绎推理的提升。
  学习的第三阶段(2018-9~11),中文写作进入系统写作阶段,并对逻辑中非演绎推理的学习进行反向强化。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管理类联考复习:把握逻辑与写作的关系的内容。中公考研提醒大家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大纲已陆续公布,中公考研将为大家及时提供相关资讯。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管理类联考复习:把握逻辑与写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