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6-22 20:47:11

2018考研政治复习备考模拟试卷(3)

  下面是2018考研政治复习备考模拟试卷(3),同学们快来练习一下。
  2018考研政治复习备考模拟试卷(3)
  6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使统一体分解
  7.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E)
  A.水往低处流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CDE)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9.辩证的否定是(ABCDE)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
  E.既克服又保留
  10.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BD)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
  四、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识根源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
  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复习备考模拟试卷(3)。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政治复习备考模拟试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