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下载:2007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真题答案
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历年来都是考研小伙伴复习必不可少的复习资料,考生可以通过复习历年考研真题了解考研专业课真题的题型,也可以推测下一年专业课的命题特点以及重点题型。文都教育为了方便大家能够很好的利用真题来复习,小编整理了统考专业课2000年-2016年的真题以及答案解析,以下是统考专业课心理学真题答案。【点击进入2007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I.C 2.B 3.C 4.A 5.D 6.B
7.C 8.A 9.D 10.A11.B12.D
l 3.B14.D15.B16.A17.C18.A
I 9.B20.C21.D22.C23.C24.C
25.D26.B27.C28.A29.D30.A
31.D32.D33.A34.D35.B36.A
37.D38.A39.B40.A41.C42.B
43.C 44.D 45.A 46.A 47.C 48.C
49.B50.A51.A52.A53.B54.D
55.D56.D57.B58.C59.D60.B
61.B62.C63.D64.B65.C
二、多项选择题
66.ABC 67.ABD 68.ABC 69.ABD 70.AD
71.BC 72.ABCD73.ABC 74.ABD 75.ABCD
三、简答题
76.【答案要点】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呈正态分布。
(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能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表现出类型上的差异。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晚。
77.【答案要点】
(1)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2)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
(3)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78.【答案要点】
(1)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
(2)影响因素:①被试;②主试;③施测情境;④测量工具;⑤施测时问问隔;⑥评分计分。
79。【答案要点】
(1)存在问题--任何白鼠学习复杂迷宫所需要的次数都要比学习简单迷宫多,所以实验结果可能与是否切除海马无关,用不切除海马的白鼠为被试可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尽管设计体现了两个独立变量(任务难度和有、无海马),但只改变了其中一个独立变量。
(2)完善的方案--2×2因素设计:一个因素是有、无海马,另一个因素是迷宫的难度。
80.【答案要点】
四、综合题
81.【答案要点】
(1)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个体已有的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作用的记忆,是个体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影响。
外显记忆是指人在意识的控制下,主动搜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①信息加工水平不影响内隐记忆的效果,但对外显记忆的影响明显。
②一般而言,内隐记忆的消退速度比外显记忆慢。
③外显记忆的成绩随识记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内隐记忆则不受其影响。
④感觉通道的改变会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
⑤外显记忆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但内隐记忆很少受到影响。
82。【答案要点】
日记内容主要反映出初中生在青春期前后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两个方面的心理变化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内心世界。
②自我体验的发展: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日记显示该学生对于自我的思考更加深入。
(2)情绪情感的特征
①两极性,如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从日记中的许多情绪描述如“欣喜若狂、垂头丧气”等可以看出。
②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从“难以启齿”和希望倾诉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
(如果没有明确针对自我意识或情绪情感作答,而从青春期独立或反抗意识、与异性朋友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等有关方面回答的,酌情给分。)
83.【答案要点】
(1)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表中字母可以替换为别的字母)
(实验设计方案的描述以考生能够使用前后测设计,并围绕该设计对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等方面做出说明为主要给分点,若考生仅给出实验组的前后测设计或其他形式的前后测设计,酌情给分)
(2)理由说明代表是否接受游戏产品训练引起的阅读能力变化即产品的有效性
(实验设计理由的说明,如用文字进行叙述且观点接近,也可给分。若考生在随机分组设计中给出亦可给分)
(3)具体统计分析方法
依据实验设计方案,考生只需答出①或②中任意一种即可给分。
①实验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控制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后测的实验组、控制组独立或相关样本(匹配组设计)t检验。
写出t检验公式并说明相关样本与独立样本的标准误计算方法不同。
或
②进行方差分析:说明方差分析中变量名称(组别、测试时间)与水平数目(2×2);说明方差分析的原理;列出方差分析公式或方差分析表;对方差分析的预期结果做出解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