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心理学之睡眠与梦
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心理学,小伙伴们很是头痛,根据历年的考试经验,可以得知,心理学在考试中占得分值不是很大,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觉得得不偿失,但是不背诵又会觉得失去分数,那么对于考研心里学我们该如何去复习呢?小编建议考生可以抓住重点知识复习一下,并且这些重点知识还要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文都考研小编帮助考生整理了2018专业课复习心理学的知识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并且做好笔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睡眠与梦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更大更慢的纯△波,睡眠者很难被唤醒。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核心率、低波幅的脑电
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第一次出现
1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
睡眠的功能理论:
Ⅰ 功能恢复理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
减少睡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这种发现没有支持以上理论。
Ⅱ 生态理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要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Ⅲ 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本能的反映。
Ⅳ 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这些活动是为了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
Ⅴ 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以上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心理学之睡眠与梦的知识点,考生们要认真的复习,将这些知识点都记下来,在后期会对自己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文都考研网已经为2018考研的考生更新了新鲜实用的复习资料,大家可以关注文都考研网(kaoyan.wendu.com),寻找自己需要的复习资料,相信文都会一直陪伴大家成长。
【小编推荐】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心理学考点知识汇总
2018考研专硕翻译硕士复习《三十六计》汇总
2018考研专硕金融硕士考研知识点汇总
2018考研专业课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2018考研专硕法硕必背主观题知识点汇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