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研剑走偏锋 莫让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迷了眼
很多的考研学生,在考研英语的阅读理解做题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以至于是后面的做题时间不足。为了帮助考生们走出阅读理解的误区,小编编辑了一篇关于会计考研剑走偏锋莫让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迷了眼的文章。误区一:阅读模拟题一定是有用的
复习时很多考生都会买一本《考研英语阅读××篇》,然后按部就班地从第一套模拟题做到最后一套。做得好了欢天喜地,做得差了就黯然神伤。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任何模拟题都只能模仿考研的风格,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的试题,是每年考试后公开的真题。实际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模拟题往往“剑走偏锋”,题目编得既偏又难,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能让人信服,即使考生看了解析也如坠入云里雾里。所以说,阅读理解的模拟题可以用来练练手,但重在总结方法而不是单纯为了“对答案”。考生如果仅仅依靠做阅读理解模拟题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是不可取的。
其实,做阅读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包括合理控制时间、跳出常见陷阱,判断题目的知识考查点,确定答题顺序等等。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将每年的英语考试真题都认真做一遍,而不是盲目相信题海战术。用真题进行演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复习进度的目的,还可以了解考研的真正风格,可谓是“一箭双雕”。
误区二:“复习时不用做真题,真题留着考前冲刺用”
有人喜欢将真题放在临考前模拟,作为上战场之前的“大练兵”,但事实上这样的作用并不大。
临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根本不能完全吸取历年试题的精华。而真题又是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在准备考试期间考生应该认真剖析。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真题,至少要反复研究三遍。
建议大家在单位时间内做完真题,完成后找出错误,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把题目中的考点吃透,只做一遍或做了而不仔细分析都是不正确的做题态度。
误区三:机械背诵大量词汇,一味追求考试技巧
很多学生将考研失利的原因归结为词汇量不够,因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机械地背诵英文词汇。其实,考研和国外的IELTS、TOEFL考试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考生完全不需要毫无目的地记忆大量词汇,只需要将考试委员会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透彻即可。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缺乏技巧的指引,考生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所有的题目,更没有时间进行检查推敲。而另一方面,如果考生一味追求考试技巧,忽视了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则再次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毕竟,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英文功底这一基础之上的。脱离英文基础的考试技巧,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复习第一阶段(积累阶段)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