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专业课经济学案例解析:我国的储蓄问题
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经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出现,现在经济学在考研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经济学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从书本上的经济学延伸到生活中,这样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思路,学习经济学更加的容易。下面文都考研小编解析一下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外到国内,各个事件的经济学,对于2018考研专业课经济学的考生要认真的思考一下,开拓自己的思维。我国的储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比去年底高5.4个百分点。8月份储蓄存款增加881亿元,比去年同月多增861亿元。年累计储蓄存款增加6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48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增加2423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1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366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表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
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我国央行多次调整利息,2002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已经是自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以来的第八次降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升的势头。
问题:
1、解释下列名词:消费函数、储蓄函数
2、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原因,简要说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答案要点:
1、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因而它取决于收入,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2、一般来说,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的:
(1)资本市场状况。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从而降低储蓄率。
(2)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就会增加消费比率,从而储蓄水平会较低。
(3)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收入有较强的保障,则储蓄率就会较低,反之较高。
(4)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6)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7)将来收入没有保障。我国居民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只能靠储蓄积累资金。
文都考研网已经为2018考研的考生更新了新鲜实用的复习资料,大家可以关注文都考研网(kaoyan.wendu.com),寻找自己需要的复习资料,相信文都会一直陪伴大家成长。
【小编推荐】
2018考研专硕金融硕士考研知识点汇总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指导汇总
2018考研专业课经济学原理复习汇总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西医综合病理学知识点汇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