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复习:史纲-第一次国共合作
考研政治作为考研公共课之一,主要由时政热点和理论知识点组成,准备参加2018考研的同学们要尽早复习,做好基础阶段的备考。夯实基础,做到在复习中理论结合实际,并能够灵活应用,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好2018考研政治复习的首轮知识储备。文都考研频道整理侧重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帮助考生们梳理在考研政治复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小编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复习:史纲-第一次国共合作相关内容,供考生们参阅: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又卷土重来,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扩大, 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1922年6月,孙中山特别倚重的粤军首领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乘机对他落井下石,孙中山陷入空前的窘境。那么国共第一次合作经过了怎样的历程?文都小编来告诉你。
在孙中山陷入窘境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苏俄都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孙中山的思想由此发生重大的转变。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在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了革命前进的步伐,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的开展,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骨干,五三运动掀起了全国大革命的高潮。广东战争的胜利,统一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