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分享之孔子
以下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的“2018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分享之孔子”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孔子把仁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系统的儒家学说。
孔子所讲的“仁”,含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
“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
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 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孔子与教育
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地主政权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论语·卫灵公》),只要“自行束(十条干肉)以上”(《论语·述而》)就收为门徒。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 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在学习方法方面,孔子有许多名言,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第一篇 择校择专业
2018考研翻译硕士院校排名
2018考研翻译硕士择校原则及各类院校适宜报考人群
2018考研:报考翻译硕士你需要了解的问题
2018考研翻译硕士就业情况解析
翻译硕士和英语语言文学有哪些区别?
第二篇 翻译硕士考试科目和复习方法
2018考研翻译硕士考试科目简介
2018备考翻译硕士的三大学习方法
第三篇 名校翻硕信息直通车
2018考研北京大学翻译硕士跨专业报考难度分析
2018考研北外翻译硕士跨专业考研难度分析
2018考研中国政法大学翻译硕士跨专业报考难度分析
2018考研北航翻译硕士跨专业考研难度分析
第四篇 其他备考贴士
2018考研需要知道的20个时间节点
2018推免生报名入口
2018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2018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应该这样开始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的“2018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分享之孔子”的相关内容。另外,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18考研,中公考研推出了全年集训营、OL乐学、名校保研培训班、精品网课,以及考研直播课堂,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