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时政:民法总则背后的意义
考研政治作为考研公共课之一,主要由时政热点和理论知识点组成,准备参加2018考研的同学们要尽早复习,做好基础阶段的备考。夯实基础,做到在复习中理论结合实际,并能够灵活应用,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好2018考研政治复习的首轮知识储备。文都考研频道整理侧重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帮助考生们梳理在考研政治复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小编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时政:民法总则背后的意义相关内容,供考生们参阅: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将在2017年10月1日实施,内容分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共计十一章,二百零六条,考研政治思修中也涉及法律基础部分,因而今天,文都考研政治老师就与大家一起了解民法总则通过背后的意义及影响。
民法总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立法宗旨,指明了民法总则的灵魂和导向,这对全社会产生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不仅仅在企业、消费者部分,更是在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如企业要诚信,关于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的等,不仅要享受权利更要履行义务,律师为当事人争取民事权利,也要在法律法规限度之内。审理案件时坚持平等原则,敢于同违背法律的不平等现象做斗争等,也是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这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引领社会风尚有着重要影响。
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民法总则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尊重和保护民事权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法制保障,壮大社区力量,履行好政府的职责,做到心为民所系,作为调整民事主题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保障人民幸福。
可以说,民法总则的的表决通过,不卖出了关键一步。虽然距离正式实施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各司法机关也在为执行法律做好准备,不仅要学习总则,更要领会精神并应用到每一次工作中。更有人将民法总则称之为“灯塔”,音量法院法官更好的使用法律,民法总则为适用法律提供宏观指引。因而,要认真学习总则的精神实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法治保障。今年的大纲解析中或许会出现关于民法总则的新知识,同学们要密切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