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族 发表于 2017-3-29 17:29:22

2018考研专硕:法律硕士复习之民法学(二十)

  2018考研备考的旗帜早已悄悄举起,很多的小伙伴已经开始进入备战的阶段了,无论是数学、政治、数学还是专业课,我们都不能丢下,而且在备考阶段小伙伴们最好针对每个学科做好充分的复习计划,文都教育也会陪着大家一起复习每一门学科。下面文都考研小编整理了关于2018考研专硕法律硕士的复习资料。小伙伴们可以按ctrl+D收藏,小编也会持续更新。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民法始终,体现民法的基本价值,集中反映民事立法的目的和方针,对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起统率和指导作用的基本原则。
  意义
  1.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的准则。
  2.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3.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据。
  4.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解释、研究民法的出发点。
  民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所谓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平等原则集中反映了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其中平等以独立为前提,独立以平等为归宿。
  2、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自愿原则的实质,就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去从事民事活动,国家一般不干预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公平原则是进步和正义的道德观在法律上的体现。它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国家处理民事纠纷起着指导作用,特别是在立法尚不健全的领域赋予审判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于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和纠正贯彻自愿原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弊端,有着重要意义。
  4、诚信原则
  所谓诚实信用,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在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5、守法原则
  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我国《民法通则》第6条将守法原则表述为: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这是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守法原则的核心。
  6、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它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
  7、禁止滥用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
  文都考研网已经为2018考研的考生更新了新鲜实用的复习资料,大家可以关注文都考研网(kaoyan.wendu.com),寻找自己需要的复习资料,相信文都会一直陪伴大家成长。
  【小编推荐】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西综考点速记汇总
            2018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汇总
            2018考研专硕:法律硕士复习之民法学知识点汇总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西医综合病理学知识点汇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专硕:法律硕士复习之民法学(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