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3-28 11:16:23

2018考研: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31)

  以下是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考研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中公考研一路陪伴大家备战2018年考研!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附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
  (1)条件与行为性质相违背的。如《合同法》第99条第2款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
  (2)条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如结婚、离婚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
  所谓的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附有条件的行为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也可以看出区分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和生效的实益。条件是意思表示的一个部分,它有如下特征:
  1、条件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组成部分。条件存在于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之中,并且构成该意思表示的一部分。而不是说先有一个不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存在,然后再给它加上一个什么条件。另外,条件是表意人自己附加到意思表示之中去的,而不是他人违背表意人的意愿硬塞进去的,也不是法律直接规定的。
  2、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固有效力的发生、存续或者消灭。条件的功能在于,决定其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固有效力发生或消灭,例如前述在劳动合同上附着的条件就决定着劳动合同能否生效。
  3、条件是将来的、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具有未来性和或然性。条件就是在意思表示中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被确定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必须是作出意思表示时尚未发生的将来事实;必须是发生与否不能确定的事实。
  4、必须是合法事实,具有合法性。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侵害他人权利为目的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
  条件类型
  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这是根据条件的效力为标准而区分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分类。
  (1)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生效,因此,也称停止条件。
  (2)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在所附条件成就以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已经开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当条件成就时,权利和义务则失去法律效力。
  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1)积极条件又称肯定条件,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积极条件,以设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成就。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均可设定积极条件。肯定条件是以一定客观事实的发生为条件成就,而以所附事实不发生为条件不成就。
  (2)消极条件又称否定条件,是指以不发生某种事实为条件的内容。否定条件于肯定条件相反,它以一定事实的不发生为条件成就,而以一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不成就。它又可以分为否定的延缓条件和否定的解除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就会使当事人一方取得权利,而他方则负担义务;在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成就时,就会使当事人一方丧失权利,他方则解除义务或者回复权利。
  2、条件拟制效力。当事人负有必须顺应条件的自然发展而不是加以不正当地干预的义务,亦即不作为义务。
  第一篇 择校择专业
  法律硕士(专硕)和法学硕士(学硕)的区别
  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有什么区别?
  2018法律硕士十大名校报考难度解析
  2018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汇总
  2018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2018法律硕士考研报考条件详解
  第二篇 考试科目和题型
  2018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初试考试科目简介
  2018考研:法律硕士考研的5大题型
  第三篇 其他备考贴士
  2018考研需要知道的20个时间节点
  2018推免生报名入口
  2018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2018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
  2018考研专业课复习应该这样开始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另外,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18考研,中公考研推出了全年集训营、OL乐学、名校保研培训班、精品网课,以及考研直播课堂,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法律硕士民法学知识点(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