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3-24 19:11:21

2018考研政治马哲核心考点超强整理(6)

马原哲学考察比较灵活,不是单一的考察,所以大家要对原理熟练把握,学会提炼要点。下面新东方网考研频道总结马哲62个核心考点,18考生集中背一下。
       
        2018考研政治马哲核心考点超强整理(6)
          36,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五) ★★★
          (1)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②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③生态系统平衡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平衡受破坏时,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条件。(05已考,依然非常重要,结合和谐社会理解)★★
          (3)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①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②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
          ③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须对人口进行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
          ④人口与物质生产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自然资源和人口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5)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政治马哲核心考点超强整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