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冲刺习题及答案:第二章(1)
中国新闻传播史是新闻传播学考察内容之一,同学们在冲刺阶段应该重点多做一些练习题,以下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习题及答案。2017考研中国新闻传播史冲刺习题及答案:第二章(1)
一. 填空题(每题1分 共5分)
1别的国家在传播世上没有的一种独特的媒介____
2两汉时期已进入____传播的为主的时代
3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只___和_____
4中国报纸开始出现于_____
5宋代负责邸报出版工作的机构是_____
二. 名词解释(每题3分 共24分)
1.民间报房
2、《急选报》
3、《万历邸钞》
4、《天变邸抄》
5、揭帖
6、旗报和牌报
7、报房京报
8、辕门抄
三. 单选题(每题2分 共6分)
1____时代就出现了消息这一词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南北朝
2提塘小包只所以受到当时的限制不属于原因的是______
A.报道的是军事机密 B先于部文到达的地方
C看法严重不是的消息 D刊发未经六科发抄的奏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北京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统称为京报 B在民间出版的报纸一般没有报头,没有封面
C京报的稿件有来自内阁和六科。有来自自己的评论
D保管出版的旨意在于赢利
四. 多选题(每题3分 共15分)
1布告的主要内容有____
A皇帝的招数 B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 C军事战况 D农民生活水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不能把所有的装包当成是官报 B由经进奏官传法给各国的潘镇来介绍朝廷并活动和各项消息的 C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D唐代的进奏官不受朝廷的管辖
3.包装具有哪些特点______
A他是不定期的由拍主手都进奏元向地方官员传法的,其读者主要是地方的潘镇和地方官员 B他在新闻上海保留了
某种关文书的痕迹,但不同于一般的关文书,他所提供的官房信息往往早于正式的官文书。 C他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有的和收阅者
直接有关,有的并无直接关系 D 他所提供的信息有的是他们从朝廷所获得信息中筛选出来 ,有的是他们自己 采集的
4.两份敦煌进奏院状,证实了唐代进走原装的特点有______
A体现了报纸的时效性,B没有报头,开端和结尾。还保留这灌输文的痕迹 C发报的方式是由各潘镇派驻的进奏官们这届发给他们
D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大事,特别模式和他们地区有关的大事
5.明代 “邸报”有六科抄出来后,还要掏______过程,才能到达读者手中
A复制由在京各城或驻地的主要军政 B通过塘马和驿站传达到各省城各衙门的一般官员
C由省城的一般官员复制后分送给各衙门的一般官员 D由省城的负责抄报活动的专业人员抄出经驿站传分给各地府,再传给个县的衙门官员
五. 解答题(每题8分 共40分)
1促使唐代出现早期报纸的条件有哪些?
2. 与唐代进奏院状相比,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特点?
3宋代中央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和官报比较起来,"小报"的内容有哪些特点?
5清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
六. 论述题(10分)
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木铎(2)文字(3)布告和露布(4)唐代(5)进奏院
二、名词解释
(1)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主要工作是传抄和发行邸报,此外还从事报录。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临时编印的时事小本等活动。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
(2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现存北京图书馆。此份急选报做小册状,正文共6页,黄纸封面,左上端印有报头,内含《急选报》三个大字和“四月份”三个小字,正文部分以逐个介绍被急选的162名官员的姓名、籍贯和被任命的官职,全部使用雕版印刷,纸质和印刷质量都不高,说明是为了抢时间,仓卒付印的。可能出自民间报房,《急选报》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原件,也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出版于万历八年(1580年),它的被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报纸。
(3)明代“邸报”的元件已经无存。被保存下来的,只有当时人的摘抄本和被某些明人书籍当作附录保存下来的当时“邸报”的翻印件。前者为现存台北的《万历邸钞》,后者为被收入《颂天胪笔》等书的《天变邸钞》。有关于皇帝诏谕的:有关于官员升迁的:有关于官员罢职和受罚的:有关于官员参劾奏章的有关于军事动态的,如辽东战况:有关于民变的:有关于外交方面的,如中日关系:关于自然灾害的
(4)明代的邸报原件皆已无存,《天变邸抄》是保留下来的只有某些明人书籍当作附录保存的当时邸报的翻印件。《天变邸抄》表明当时的新闻采访、写作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出现了类似今天的导语和“倒金字塔”结构,新闻要素比较齐全。
(5)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6)他是一种军事报纸,以挂起来的形式告诉大家
(7)
报房京报指古代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8)
清 代总督或巡抚官署中发抄的分寄所属各府、州、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经官署的辕门抄出,故名。辕门抄最初是抄写的,后来由报房刻成木板印刷发行.
三、单选题
(1)A(2)A(3)C
四、多选题
(1)AB(2)ABCD(3)ABCD(4)BCD(5)ABCD
五、解答题
1、(1)交通发达,驿传空前发展,制度完备,有专人掌管。(2)唐代藩镇制度使地方节度使对朝廷十分关心,他们需要了解朝廷信息。(3)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4)文化发展,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步入仕途也需要了解朝廷信息。
2、(1)它是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统一编发,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2)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3)它的读者已经不仅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子。(4)从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3、
1)判报:凡是朝廷需要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和文件,交给门下省的官员给事中负责编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2)定本:进奏院要将编好的邸报稿样呈送枢密院审查,然后按照审查通过后的邸报样本向地方发布消息,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定本"所框定的范围。
4、第一,信息比较灵通,新闻的时效性较强。第二,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没有公开的消息,有时难以做到十分准确。
5、(1)宫门钞:主要报道朝廷动态消息,包括皇帝起居、朝廷祭祀、官吏任免、朝中大事等。
(2)皇帝的谕旨。(3)官员的奏章:限于篇幅,一般只选登一些比较重要的奏折原文,大部分只刊登目录供读者参考。
六、论述题
从古代的新闻活动多的开端。唐代的报业的诞生,宋代小报的出现与盛行,明朝的邸报。清代的官报等等都在我国的新闻年事业上。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