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族 发表于 2017-1-4 12:48:02

2018考研专硕管理学:备考初期笔记(8)

  2018考研专硕管理学:备考初期笔记(8)
  2018考研备考已经拉开序幕了,对于备考初期的小伙伴们来说,复习是没有什么经验,在这里小编对于备考初期的小伙伴们建议是希望小伙伴们从书本开始,这样只要基础的知识牢固了,相信在以后的复习中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小编整理了2018考研专硕管理管理学的课本上的笔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方便,也将这些笔记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2018考研管理学:第三章——第三节 人本原理
  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
  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一) 要素发展阶段——泰罗“科学管理”阶段
  早期的管理理论基本上限于把劳动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泰罗之后的几十年中所有对劳动和劳动力的研究大多都未摆脱把人视为机器附属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 行为研究阶段——马斯洛、赫茨伯格等
  二战后,一部分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劳动者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劳动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经济需要只是其中的一种。
  (三) 主体研究阶段
  70年代以后企业界逐渐意识到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两种不同的途经:
  1: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使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高的工作效率。
  2: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使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
  两种途经的根本不同之处:a:前者职工处于被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客体
  b:后者职工处于主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主体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任何管理者都会在管理过程中影响下属人性的发展。同时,管理者行为本身又是管理者人性的反映。一定要从尊重人,尊重人的种族、信仰、文化、爱好、兴趣出发,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用户服务,满足用户的需要,实质是企业实现其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
  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以满足更多的需要。
  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使用本企业产品要求得到满足的实现条件
  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考研专硕管理学:备考初期笔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