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族 发表于 2017-1-4 12:47:50

2018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原则

2018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原则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与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自己的认知、动机和行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而实际上学生很少获得如何学习的知识,常常缺乏必要的策略来学习复杂的材料,因此加强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非常必要,下面文都教育就对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原则进行一下论述,希望能为考生的2018考研教育学备考复习带来帮助。
  在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效能性原则等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它既是自我调节学习训练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主体性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核心特征,指学生在学习目标、过程、方法、评价等方面能发挥积极主动性。教师在培训中要向学生阐明训练的目的和原理,教他们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策略,给他们充分地运用学习策略的机会,并指导他们分析和反思策略使用的过程与效果。
  (2)内化性原则。它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内化过程需要学生将所学的新策略与头脑中已有的策略知识整合在一起,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形成新的认识和能力。
  (3)特定性原则。它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同样一个策略,年长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向别人写出阅读提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对幼儿则可能相当困难。教师要针对学习者的发展水平,确定哪些策略是最有用的,而且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策略。
  (4)生成性原则。学习策略是否有效,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学习者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这需要高度的心理加工,例如给别人写内容提要、向别人提问,将笔记列成提纲等策略。
  (5)效能性原则。即使学生知道何时与如何使用策略,但如果他们不愿意使用这些策略,他们的一般学习能力是不会得到提高的。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使用策略会影响他们的成绩。教师在进行培训时,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
  大家要想更透彻地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考研教育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登录文都网校,参考教育学考研的相关课程。
  【小编提醒】
  文都教育考后发布2017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汇总
  文都教育考后发布2017考研数学真题答案解析汇总
  文都教育考后发布2017考研英语真题答案及解析汇总
  文都教育考后发布2017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答案解析汇总
  2017考研初试 文都教育名师续写押题传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年考研教育学考点总结—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