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7-1-3 16:25:45

盘点考研复试需要规避的错误认识及行为

  大多数考生在考研初试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面对考研复试,更是容易出现各种错误认识及行为,下面中公烤鸭你小编为大家盘点考生在考研复试这一关容易出现的错误认识及行为,希望考生们有则改之,不责则加冕。
  认识部分
  错误认识1:误以为高分就会录取
  这无疑是片面的,别说是还有复试,就是高考也还有个录取的步骤要进行。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记住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错误认识2: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
  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同样的道理,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要盲目高兴;相反,要更多地做好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
  错误认识3:误以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
  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人不会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记住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巩固和加强自己。
  错误认识4: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
  恰恰相反,导师们普遍理解寒窗苦读的不易。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前者你不会摸不到头脑,后者适当关注点就可以了。
  错误认识5:误以为复试时就选定导师
  只有博士招生才是报考之际就基本选定了导师,硕士的导师选派不是复试的时候决定的;某些不知情的报考者甚至以为自己一开始准备考试就可以预定某某老师,真正选导师是在新学期开始后进行的。
  错误认识6: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
  外语听力口语考试的形式还是比较多的。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有些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行为部分
  错误行为1:复试资料不齐备
  复试前要了解报考院校所要求携带的资料,并带全。比如统考考生(应届本科毕业、往届本科毕业生)要准备准考证、毕业证、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查验学生证)、身份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加盖教务或人事部门公章),并准备相关复印件。
  错误行为2:未全面了解复试内容
  复试前招生院校都会有通知,复试内容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说能力等,不少院校也将心理测评放到了复试的内容当中,与此同时,举止表达和礼仪等方面也在考查范围之内。
  错误行为3:夸夸其谈
  导师要的是那些能做事少说话的学生。所以你与导师第一次见面时,不要夸夸其谈。不妨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最好是在自己见导师之前就准备好,一个能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比一些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还重要。
  错误行为4:心态失衡
  一般而言,初试考察的是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面试则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因此,其中的弹性空间就会更大。甚至,很多情况会有导师自身的喜好,因此,考生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尽力而为,这样反而能更加自如表现。
  错误行为5:没有自我特点
  许多考生在面试前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英语自我介绍,专业了解情况等。不少学生选择了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找些资料来背诵,在复试时有严重的背书痕迹。这样,就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会觉得考生的表现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复试需要规避的错误认识及行为,希望对考生有帮助!现在考研已经结束,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中公考研2017年考研成绩查询专题,及时了解各院校2017考研成绩查询信息。该专题会针对每一个省份院校成绩查询时间进行及时公布,并且提供历年考研国家线、34所复试分数线、2017考研复试指导等相关内容,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2017考研复试辅导课程,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盘点考研复试需要规避的错误认识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