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情绪
以下是中公考研教研组老师整理的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情绪,以供考生参考复习。考点十:情绪
(一)情绪的认知理论
1.沙赫特—辛格: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该理论主要观点是情绪经验来源于对刺激情境和自身生理唤醒两方面认知。真正的情绪体验是由对生理唤醒状态赋予“标记”决定的。这种标记的赋予是一种认知过程。个体利用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环境中信息对自身的唤醒状态做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情绪的产生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
2.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发展了阿诺德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评价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厉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在这种评价中,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若再评价表明行为是无效或不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甚至初评,并调整情绪和行为反应。
(二)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
(1)情绪是分化的,存在具有不同体验的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具有动机功能。
(2)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
(3)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且在适应上起着核心作用。
以上是中公考研数学研究院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情绪,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