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管理学考研考点预测:控制的过程
2017考研管理学初试即将来临,各位考生们都在进行最后的总结和复习。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2017管理学考点预测:控制的过程,有需要的同学赶紧随小编来巩固复习一下吧!控制的过程
(1)确立标准
标准是指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衡量绩效或纠正偏差就失去了客观依据。
①确定控制对象
a. 标准的具体内容涉及需要控制的对象,建立标准之前首先要确定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哪些事或物需要加以控制。要保证企业取得预期的成果,必须在成果最终形成以前进行控制,纠正与预期成果的要求不相符的活动。
b. 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
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经营活动是根据决策者对经营环境的认识和预测来计划和安排的。
资源投入。企业经营成果是通过对一定资源的加工转换得到的。没有或缺乏这些资源,企业经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组织的活动。企业经营成果是通过全体员工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利用一定技术和设备对不同资源进行不同内容的加工劳动才最终得到的。
②选择控制的重点
企业必须在影响经营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择若干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控制对象。通用电气公司在分析影响和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众多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了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八个方面:a. 获利能力;b. 市场地位;c. 生产率;d. 产品领导地位;e. 人员发展;f. 员工态度;g. 公共责任;h.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③制定标准的方法
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①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②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期结果;③在客观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工程(工作)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
①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衡量工作成效是以预定的标准为依据的,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是要分析通过对标准执行情况的测量能否取得符合控制需要的信息。
②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控制的有效性。这种“过多”或“不足”,不仅体现在控制对象、衡量的标准数目的选择上,而且表现在对同一标准的衡量次数或频度上。
③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不是所有的衡量绩效的工作都是由主管直接进行的,有时需要借助专职的检测人员。因此,应该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使反映实际工作情况的信息适时地传递给适当的管理人员,使之能与预定标准相比较,及时发现问题。
(3)纠正偏差
①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a. 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b. 要探寻导致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预定计划或标准的调整是由两种原因决定的:
a. 原先的计划或标准制定得不科学,在执行中发现了问题;
b. 原来正确的标准和计划,由于客观环境发生了预料不到的变化,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③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针对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就可能制订改进工作或调整计划与标准的纠偏方案。纠偏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a. 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第一重优化是指如果行动的费用超过偏差带来的损失,则不采取任何行动;第二重优化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种经济可行方案的比较,找出其中追加投入最少,解决偏差效果最好的方案来组织实施。
b. 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在制定和选择追踪决策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初始决策实施已经消耗的资源,以及这种消耗对客观环境造成的种种影响。
c. 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控制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组织成员对纠偏措施的不同态度,注意消除执行者的疑虑,争取更多的人理解、赞同和支持,以保证避免在纠偏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障碍。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2017管理学考点预测:控制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加油!
考研初试冲刺迫在眉睫,希望小编给你带来的冲刺干货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然而初试只是定门槛,复试才能为你定终身!现在的你对复试有多少了解?复试考什么,导师最看重什么,初试前要不要联系导师,如何能在复试出彩?解除复试迷茫,尽在2017考研复试集训营!
相关推荐
复习指导
2017考研英语作文模板大全
考研时间
跨考教育整理——2017年考研时间表
准考证打印注意事项
真题分数线
2016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考研国家线汇总(跨考教育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