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12-15 21:54:19

2017金融硕士考点押题预测货币政策分析(中公预测)

  以下是中公考研教研组为大家整理的2017金融硕士考点预测货币政策分析,以供考生参考复习。
  预测1:货币政策分析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调控金融的重要工具,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规定缴存存款准备的对象为金融机构;规定存款准备率;规定计提准备金的办法为“按旬计算,见五上缴”。
  2.再贴现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持有《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在中国人民银行单独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只要其信贷资金营运基本正常,还款资金来源有保障,均可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办理各种贷款(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日拆性贷款)及再贴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3.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又称公开市场业务,一般指中央银行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和外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活动,它由本币公开市场操作与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两部分组成。
  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始于1994年4月1日,规定持有或需要外汇的企业,须按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挂牌价将外汇卖给银行或从银行买汇,外汇指定银行再根据自己的头寸情况,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调剂外汇头寸。中国人民银行为调控外汇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稳定,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操作室,依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制定的交易规则买卖外汇,调剂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头寸。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4.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作用特点如下: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作用特点
        (通过调节货币总量,影响整个宏观经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准备金率很小幅度的调整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由于调整效果强烈,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再贴现政策
       
       
        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利率变动一定程度反映了央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但运用起来比较被动,而且利率高低也是有限度的,频繁调整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
       
       
       
       
        公开市场业务
       
       
        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运用起来较为主动、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对公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但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规模较大的短期国库券数量以及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作用特点
        (通过调节特殊领域的信用,间接影响宏观经济)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在通货膨胀时期能起到抑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
       
       
       
       
        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证券市场上的过度的投机。
       
       
       
       
        不动产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的放款予以限制,以抑制房地产的过度投机。
       
       
       
       
        优惠利率
       
       
        中央银行对国家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贷款利率以支持其发展。
       
       
       
       
        预缴进口保证金
       
       
        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作用特点
       
       
       
       
        直接信用控制
       
       
        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控制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直接信用控制手段针对性强、见效快,但是行政干预有时能够损害市场效率。
       
       
       
       
        间接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优点是较为灵活,但前提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以上是中公考研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7金融硕士考点预测货币政策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金融硕士考点押题预测货币政策分析(中公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