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11-29 22:35:22

2017法硕考研法制史笔记之秦朝

  法制史是法律硕士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之一,下面中公考研就分章节再为大家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笔记查缺补漏。
第五章 秦朝
  (一)指导思想
  缘法而治 以法律作为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
  法令由一统 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令
  严刑重罚
  (二)法律形式
  1.律
  是秦朝法律的主体,通过正式立法程序颁定,具有稳定性、规范性、普遍适用性。
  2.令
  皇帝针对具体问题临时发布的命令,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制’ 诏
  3.法律答问
  具又法律效力的解释
  4.封诊式
  司法机关有关审判原则、治狱程序 以及对案件调查、勘验、审讯等规定 +具体案例
  5.廷行事
  判例
  6.课、程
  (三)刑事立法
  1、定罪量刑主要原则
  1)刑事责任能力 以身高为标准
  2)故意与过失 端 不端 故意从重
  3)盗窃按赃值定罪
  4)共同犯罪加重处罚
  5)累犯和教唆犯加重 教唆未成年犯罪加重
  6)自首减轻处罚
  7)诬告反坐
  8)连坐
  2、主要刑名
  1)死刑 戮、___、腰斩、车裂、枭首、弃市、凿颠、抽肋、囊扑、__烹、定杀
  2)肉刑
  3)作刑 城旦舂、鬼薪白粲、臣隶妾、司寇、候(作刑尚无明确而固定的刑期)
  4)耻辱刑 髡、耐
  (四)司法制度
  1、三公九卿 三公:丞相、 太尉(军事)、御史大夫(也有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
  九卿:廷尉:中央司法机关
  2、诉讼制度
  1)重大案件,知奸不举要连坐
  2)公示告: 贼杀伤,盗他人
  非公室告 子盗父母、主擅杀、髡其子及臣妾
  州告 控告不实而,又以他事控告者,不仅不受理还要追究责任。
  3、审判制度
  1)训狱 治狱 爰书 封守 读鞫 乞鞫
  2)不直::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
  纵囚:有罪不判或减轻
  失刑:过失导致处刑不当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法硕考研法制史笔记之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