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族 发表于 2016-11-29 18:20:11

2017考研专业课:心理学冲刺复习——问题解决

  2017考研专业课:心理学冲刺复习——问题解决
  距离2017考研还有24天,小伙伴们都在紧张的复习着,现阶段对于2017考研专业课需要查漏补缺,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将书本的知识理解,吃透,才能在考试的应付自如。下面小编帮助大家梳理一遍,在考试前对这些有大致的了解。
  思维——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问题就是一种情境,在这个情境中:(1)某个人希望达到一定的目标,(2)但是初次尝试失败,(3)往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所谓问题解决,就是人在面临着问题这个情境时,为处理这个情境而产生的一系列认知加工活动。
   二、问题解决的研究方法
  西方心理学家采用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中的行为,推测被试对课题的理解(模式)。他们提出的实验课题往往带有人工性质,例如移字码、河内塔(Hanoi)、过河问题、量水问题、密码算题(即DONALD+GERALD=ROBERT之类的问题)等等。
   三、针对人工问题进行的研究
  利用第一节讲的移字码、河内塔、过河等各种问题,研究人员探讨了两种类型的解决
  问题的模式:状态动作模式和问题分解模式。
  所谓状态动作模式,指的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用搜索的方式找出可以将起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一系列操作(动作)这样一种模式。
  问题分解模式则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手段-目的分析"就是问题分解的一种方式,其要点是:(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2)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和操作;(3)如果提出的办法的实施条件不成熟,则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4)找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和操作;(5)如果(4)中提出的办法的实施条件也不成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如此循环进展,直至问题解决。
  四、格里诺(Greeno)对问题的分类及其相关研究
  格里诺(1978)在分析了各种不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问题分为三类:归纳结构问题、转换问题和排列问题,问题解决相应地也分成三种基本模式。同时他还认为,这三种基本模式都要求问题解决者具有特定的认知操作和技能。
   五、知识和经验与问题解决――专家和新手的区别
  心理学家用国际象棋、围棋、桥牌和扑克等比赛类专业问题来研究专家思维的特点,还广泛研究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和政治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新手区别。高水平的棋手在其长时记忆中储存着较多的模式或组块,在看到棋盘上有联系的棋子时,这些模式起了组织的作用,把许多棋子分成少数几个大的组块,这样就出现了优异的回忆成绩。这就是"模式再认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对学术领域的专家思维也进行了许多研究。莱夫(Reif,1979)从分层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专家和新手知识结构之间的不同。他认为,专家凭借多少年来的经验,各项知识之间已经形成各种联系,这些知识已经可以归成同一类,几个类的知识又可以归成更大的一类。专家能够迅速地解决问题,往往得益于对材料的组织,组织可以使他容易看到问题的实质。
  心理学是一个枯燥但又具有色彩的一门学科,我们要以重新认识的角度再次去复习。希望各位小伙伴能有重新的认识,能在考试前有一个心的自我突破,并且能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考试即将来临(2016年12月24日—25),为了方便各位考生冲刺复习,现文都2017考研真题答案解析专题已经上线,里面为大家提供了众多的真题答案解析,赶快来看看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考研专业课:心理学冲刺复习——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