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专业课:考研心理学知识点梳理(1)
2017考研专业课:考研心理学知识点梳理(1)2017考研时间已经悄然的来到了,大部分考生已经对知识复习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小伙伴们对考研心理学的知识复习的怎么样了,小编为大家梳理关于2017考研专业课心理学复习的知识,下面跟随便便一起看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攻击,指意在伤害别人或生命体的言语或躯体行为。不同文化、不同种属的动物中,雄性的攻击性总是显得比雌性的强。
2、 爱的能力源于生物基础,但是由文化定型,就象很多文化认为婚姻关系中不一定要有浪漫爱,甚至认为它不重要。
3、 神经元的主要构造: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按功能性质区分,神经元有三类:感觉经元将感觉信息从感觉受体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将命令从大脑传至腺体和躯体肌肉;中间神经元将神经元彼此连接起来。
4、对旁观者干预现象的研究发现,有不采取行动的他人在场,人们在危机时刻往往不会出手相助。这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了责任分散(感到个人行动的责任减小)的结果。
5、引起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接近、相似、奖赏和躯体吸引力。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奖赏。
6、 心理动力学和进化论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根源于生物属性。神经系统有组织、分层次地对攻击性实施控制,其中杏仁核和下丘脑起了主导作用。攻击性还特别受激素,尤其是睾丸激素的控制。认知-行为观点则把攻击行为解释为社会学习和奖惩的结果。
7、 从众,是人们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一适合同伴或团队的标准的过程。Asch的研究显示,当面对一组人具有一致的意见,哪怕意见明显错误,相当数量的人也会顺从一致。从众,是认知的需要,也是追求或规避奖惩的需要。在农业社会,人口密集,从众现象更多,在那里,独立是一种对适应不利的个性。
【小提醒】
现在2017考研的时间已经确定(2016年12月24日—25),为了各位小伙伴更好的复习,现文都2017考研真题答案解析专题已经上线,里面为大家提供了众多的真题答案解析,赶快来看看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