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11-25 14:20:30

2017历史学考研中国通史笔记:明清(前期)

  考研冲刺专业课复习知识点很多,大家要注意系统化、专题化,把相关知识点整合联系起来,把握重点。新东方网考研频道分享历史学考研笔记——中国通史部分。下面来看知识点:明清(前期)。
       
          1368―――――明―――――1644―――――清―――――1911(移山留霸,一路失势)
          1616―后金―1636
          朱元璋与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废丞相,设内阁;置监察,掌锦衣。
          地方:政三制,定明律;八股取,文字狱。
          其它:抑豪强,顿吏治(胡蓝之狱),革兵制(卫所制)。
          注:政三制: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和都指挥司
          靖难役:固统治,封边疆;太祖立,建文削;燕王起,帝位改。
          郑和下西洋
          背景:扬国威,兴贸易,寻建文
          过程:1405-1433,七下西,历亚非;达非东,越赤道。
          评价:航海史,大成就;促交流,兴贸易;开南洋,拓眼界。
          注:明代以婆罗洲以西为南洋,以东为东洋,郑和所到之处多在婆罗洲以西,故称。
          郑和者,原姓马,字三宝;云回人,奉真主;靖难役,立战功。
          “南倭北虏”问题
          南倭:背景:日战国,中商展,边防松
          过程:戚继光,俞大猷,讨平寇
          评价:促生产,行海禁
          北虏:背景:蒙瓦刺,东西侵,成边患
          过程:1449,瓦刺南,攻大同;王与英,土木变;于谦出,京卫战。
          注:东西侵:不仅征服北方蒙古各部,还西攻哈密,控制西域要道;东侵辽东,威胁朝鲜。
          明中叶的社会危机与改革
          背景:内阁轧,宦官专;财政危,流民增
          过程:顿吏治,饬边防;兴水利,一条鞭。(张居正拿着一条鞭子,站在水边,内顿吏治,外饬边防)
          评价:自救动,缓矛盾;果有限,死后松。
          失败改革题评价范式:改良自救,巩固统治;缓和矛盾,打击有限,负担不轻,土制不变;旧势反对,成果有限。
          一条鞭背景:赋对地,役对人(明初措施);土兼并,商速展(明中叶);
          过程:均折银,力摊田(有的全摊,有的部分);并简统,民改官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评价:统一赋(役),抑强漏;力摊田,减负担;力折银,人身松;盖折银,促经济
          东林与复社
          东林:背景:居正后,政腐腐,党派立
          过程:东林党,顾高首;南中小,地官利;书院讲,朝野应;改政治,反宦专;曾重用,却无功;忠贤起,无人朝。
          复社:背景:政治腐,社矛锐;农民起,清军攻
          过程:复社末,二张联;江南士,组文社;改政治,挽王朝;
          评价:复兴古,无创见;融经史,理文献;承东林,反阉党
          注:顾高首:顾宪成和高攀龙为首
          二张联:张溥和张采联络
          耶酥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背景:葡殖东,士接踵
          过程:代表人,利与汤;传教时,带科技
          评价:虽有政,但尊权;和平传,做贡献:传科技,促觉醒;惜少数,终有限
          注:利马窦:走上层,得立足;随风尚,减阻力;传科技,为门径
          徐光启和利马窦,《几何原本》(徐利几)
          李之藻和利马窦,《同文指算》(李利同)
          徐光启和汤若望,《崇祯历书》(徐汤崇)
          汤若望,《远镜器》(望远镜)
          利马窦,《坤舆万国全图》(利坤舆)
          明末农民战争
          背景:政治暗,党争烈;
          天灾
          土地集,农民破;
          天灾连,社失序 人祸
          过程:张大西,李大顺;清入关,遭联镇
          评价:结束了···翻明朝,击地主
          建立了···冲法制,调关系
          奠定了···经济展,创条件
          特征:首均田,反地制,新阶段;资芽现,明摧残,平买卖,有反映。
          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背景:萨尔滸,攻防换;辽沈战,沈阳陷;宁远战,破神话;太极即,多侵扰;
          过程:吴乞师,多南下;自成败,顺帝即
          笼地主(统治阶级),减赋税(民);明军纪,禁贪污(自身建设);(正确策)
          令薙发;强圈地,迫投充,法逃人。 (失误策)
          人民反(失误策所致);明遗起,郑氏抗(旧势力)
          评价:(有人强烈鄙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其实换上别人,99%会做同样的事情,其他的1%
是脑袋灌水的。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至于谁去做这件不光彩的事情,那是偶然的。吴三桂不是神,他也只是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已。我们不应该以个人主观臆断的环境来非议古人,尤其是历史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有其必要性在里面)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定三藩,收台湾;平准噶,定和卓;反沙俄,讨廓喀(廓尔喀)
          多效明,设内六;暂议政,后军机;置理藩,地般特。
          地般特:一般行政区和特别行政区,特别为边疆,内蒙都统,新疆和东北将军,西藏大臣。
          注:反沙俄,三条约;尼东北,布西北;恰传教,商三年。
          康乾盛世
          背景:康熙开,雍正续,乾隆集,续百年
          过程:政一统,经繁荣;军不懈,文大成(儒核心,大奇迹)
          评价:远逾前,落日辉
          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
          蒙古盟旗制:旗为基,盟来连;旗札萨(克),盟设长;札世袭,长任命。
          西藏:顺达赖,康班禅,雍大臣,三共管;
          云贵:土司制,夷制夷;抗政府,民双剥;雍鄂尔,土归流。加联系,促发展;利统一,固国防
          注:金瓶掣签:驻藏臣,三种文;几个名,置金瓶;中签者,须报批。
          雍鄂尔:雍正时任鄂尔泰为云贵总督
          明清海外政策与朝贡贸易
          明:郑和西,东南倭,援朝战,殖入侵,教士传。
          清:闭关策:背景:源自然,目求安,思自大
          过程:为防郑,行海禁;为垄断,设公行
          评价:消极防,暂时止;作茧缚,限贸航;阻资长,妨科文。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明:背景:止蓄奴,限僧道;农手工,强自由;奖垦荒,兴水利;行屯田,查人地;减商税,行宝钞。
          过程:农业:面类广,具术进,经物扩;
          手工业:纺瓷矿船。(棉纺兴,麻变布)
          商业:组商帮,多新城;发宝钞,白银主。
          清:停圈地,行更名;奖垦耕,地丁一;废匠籍,兴水利
          资本主义发展:背景:明中萌,封建产;商业发,自由现
          过程:手工现,丝织显;个零散,毕竟现
          明 自然阻,行会限;国家剥,阻发展
          明后期,观念变;重商出,市工抗
          残又展;地域扩,规模大,包商活
          清
          缓不平,清抑商;无市场,资不扩;内行限,外闭关
          注:摊丁入亩:背景:前随明,人地混;土兼并,人口增;稳税额,防流亡
          过程:固丁银,摊入亩
          评价:二合一,减负担;缓矛盾,促生产;
          放控人,利流动;促商业,利萌芽;
          人无忧,利统增
          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
          明:重设卫,次置所;另立籍,屯田养。
          清:牛录制,扩大化;三百起,五五进;共八旗,各七五;国初型,政军一。
          后发展,满蒙汉;二十四,交错布;设都统,中央管。
          注:卫(5600)=5千户所(1120)=50百户所(112)=100总旗(50)=500小旗(10)
          固山(额真)(7500)=5甲喇(1500)=25牛录(300)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王守仁:认吾心,为宇宙;孟禅影,承陆九;外无物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知格物,知行合一,去欲存理
          明:王艮:开泰州,师守仁;承良知,变复初;
          李贽:破孔迷,指道学;批礼等,反文假;处萌芽,表工商。
          清:黄宗羲,反君专,主工商
          顾炎武,含唯物,限君权,倡致用
          王夫之:宇为气,认客符;物对统,史有律;批宋理,展农经;阶时限,地主印。
          清统倡,理学统;反理学,颜与戴;(颜元:理气一,义利合;戴震:物变化,感源物)
          《三国演义》:明贯中,章回祖;阶时限,正统观
          《水浒传》:明施氏,颂起义,忠朝廷
          《西游记》:明承恩,颂反抗;阶时限,成正果
          《红楼梦》:清雪芹,民主容,反封建;最高峰,存消极
          明:《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三言》,冯梦龙,《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两拍》,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聊斋志异》,蒲松龄
          《儒林外史》,吴敬梓
          《歧路灯》,李海观
          戏曲:冯牡丹(明),洪长生,孔桃花
          画家:吴门四大家(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文仇唐)
          《永乐大典》,明成祖,解缙
          《四库全书》,清纪昀
          考据学:训诂名物
          明:李本草,徐农政,宋天工,徐游记
          康熙时,制成《皇舆全览图》
          (讲科技和论文化的目的在于保持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讲多了,不少人就烦,认为一提古代中国不免大讲四大发明是一种自吹自擂的行为,持蔑视态度。这个问题要从其本来意义上讲,这其实是对西方人种优劣论的一种直接反驳。可能现在大家都意识不到这种作用,但大家不要忘了,你现在的自信正是代代累积给你的。没有开化的人是不会有这种自尊、自信的,当然到现在这中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想一想吧,在封建社会内部有等级制度,世界范围内有人种优劣论,人的自尊、自信从何而来?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当西方人现在和你论争你是低劣民族的低劣后代,你根本没有能力做这做那时,再来想想四大发明,再来想想悠久和灿烂的中国古文化吧。不过现在四大发明也与时俱进了,目前该说航天科技了。想一想,我们中国为什么大力发展航天一枝独秀?这里其实纯经济意义根本没有什么效益可言,最重要的是一种自信和能力的展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历史学考研中国通史笔记:明清(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