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名师精讲变态心理学钱铭怡版第八章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版第八章内容精讲——中公考研心理学教师
变态心理学是347应用心理硕士考试中部分院校会考查的科目,且较多院校使用钱铭怡主编的《变态心理学》这本教材。按照347考纲要求,包括本章内容,需要考生重点了解及梳理清楚进食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第一部分:本章内容讲解
变态心理学是347应用心理硕士考试中部分院校会考查的科目,且较多院校使用钱铭怡主编的《变态心理学》这本教材。按照347考纲要求,包括本章内容,需要考生重点了解及梳理清楚进食障碍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本章主题是进食障碍,在DSM-IV诊断标准中,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两大综合征。两者都以严重异常的进食态度及行为为特征。害怕发胖和对体形、体重的歪曲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的重要心理病理特点。本章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1)概述;(2)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3)进食障碍的病因和(4)进食障碍的治疗。
第二部分:本章重要知识点
(1)概述部分简单介绍了进食障碍的历史发展和诊断标准的演变。考生需注意,各类心理障碍的诊断术语、诊断标准及在疾病分类学中的地位都在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因而对某一障碍的学习和临床诊断一定要清楚依据的是哪一诊断标准,钱铭怡主编的《变态心理学》多使用DSM-IV。该部分还简单总结了三个诊断标准对于进食障碍的诊断分类比较,采用DSM-IV,分为了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以及非典型性进食障碍,重点了解前两种。
(2)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需要重点了解和区分。特别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的对比区别和鉴别诊断,可梳理成表格形式方便理解。主要应对两类厌食症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考查。
厌食症贪食症
体重低于正常超过15%有阵发性暴食行为,且伴有进食失控感
尽管体重过低,但仍对变胖有强烈的恐惧为防止体重增加,采取不适当的行为,如催吐、导泻、大量运动。
存在体像障碍,自我评价(自信心和能力)以及体重或体型为转移,或拒绝承认低体重的严重后果发作性的暴食和补偿性的防止发胖行为每周至少2次,持续少3个月。几乎不存在体像障碍。
闭经3周以上(女性)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形和体重
厌食症者体重绝对偏低贪食症体重不偏低
厌食症者因为对饮食的控制而充满自豪贪食症则因为对饮食失去控制而感到羞耻
不主动就医愿意配合治疗
多于13~14岁起病多于16~19岁起病
(3)与(4)为进食障碍的病因与治疗可结合梳理理解。在病因方面,除了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的角度,需注意这类障碍还包括社会因素这一重要角度,如当今社会对肥胖的态度和对“苗条”的追求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都对进食障碍的产生起一定作用。而在治疗方面,结合病因角度对应理解。
(5)补充:还有一类进食障碍易考名词解释,在此进行补充:异食症。异食症指发生于婴幼儿和童年期,以持续性嗜食非食物和无营养的物质为特征(即吞咽不适合使用的物质,如头发、昆虫、油漆等),且并非其他精神障碍所致的一种进食障碍。
第三部分:真题再现
1.(2011年,选择题,华东师范大学)
死亡率非常高的进食障碍是( C )
A.异食症 B.神经性贪食症 C.神经性厌食症 D.暴食症
解析:本题考查对于各类进食障碍的鉴别和认识。在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15~24岁的女性,其死亡率是人群同龄女性的12倍。死亡通常是由于饥饿导致的生理后果而引发的,但也可能是由更有意图的自杀行为所造成,故本题答案选C。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