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名师精讲变态心理学钱铭怡版第七章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版第七章内容精讲——中公考研心理学教师
变态心理学是347应用心理硕士考试中部分院校会考查的科目,且较多院校使用钱铭怡主编的《变态心理学》这本教材。按照347考纲要求,不涉及本章内容,但本章部分内容涉及神经症的补充,是部分院校的超纲考点。
第一部分:本章内容讲解
变态心理学是347应用心理硕士考试中部分院校会考查的科目,且较多院校使用钱铭怡主编的《变态心理学》这本教材。按照347考纲要求,不涉及本章内容,但本章部分内容涉及神经症的补充,是部分院校的超纲考点,而且其中内容多为大众认识的“精神障碍”的典型代表,如“多重人格”等。了解本章有助于全面掌握变态心理学。
本章主题是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概述;(2)躯体形式障碍;(3)分离性障碍。
第二部分:本章重要知识点
(1)概述部分简单介绍了癔症的研究历史。在原有的诊断系统中,躯体形式障碍中的转换性障碍与分离性障碍都属于“癔症性神经症”中的。所以了解癔症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癔症是一种“似乎未被病人觉察的动机造成了意识范围的缩小、运动或感觉机能的障碍,病人因而似乎取得了心理上的利益或象征性价值”。其次,概述部分介绍了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的比较,分为相似之处和差异的区分。最后,简单对比了三种诊断系统(DSM、ICD、CCMD)对此类病症的分类异同。简单了解该部分内容。
(2)躯体形式障碍是指心理冲突或者心理障碍以身体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表现为突然丧失了某些生理机能,而这些身体形式的障碍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变,相反却有证据或至少有理由怀疑这些症状与心理因素相关。DSM-IV列出了5种躯体形式障碍,分别是疑病症、躯体化障碍、转换性障碍、疼痛障碍和身体畸形障碍。了解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概念,以应对超纲考题。对于该类障碍的病因和治疗结合简单了解。
(3)分离性障碍是说那些本来属于一个整体的心理活动现在相互分开了;一个心理活动的共同体解散了;脱离整体生活,并不再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能力。DSM-IV中,分离性障碍包括了人格解体障碍、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恍惚障碍和分离性身份障碍。了解各类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合实例进行梳理、识别。特别是分离性身份障碍,就是人们常理解的“多重人格”。分离性障碍的病因和治疗结合简单了解。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