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核心考点
第四节 垄断理论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
含义
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
结果
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
含义
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
结果
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资本家所支配
2.垄断
内涵
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产生原因
可能性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必要性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实现:垄断组织
内涵
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形式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短期价格协定。
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本质
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3.垄断与竞争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③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的新特点
自由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竞争目的
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竞争手段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竞争范围
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
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4.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
内涵
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
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实现
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
内涵
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公式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形式
垄断高价
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
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与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
内涵
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
内涵
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
①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
②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③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内涵
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形成
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形式
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④宏观调节。
⑤微观规制: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局限性
没有根本上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实质
①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②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③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2.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
各国政府放松对银行利率的管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取消外汇管制,金融市场相互开放。
金融创新
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等在内的信用风险防范工具和融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分工界限,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传统信贷业务逐年减少,债券业务迅速增长,融资方式的证券化趋势迅猛发展。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①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②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真题示例】
(2016)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A.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B. 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 .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 走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3.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经济动因
①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
②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③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④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基本形式
①借贷资本输出。
②生产资本输出。
③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4.国际垄断同盟
内涵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早期
国际卡特尔。
当代
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5.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基本特征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实质
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 经济全球化
内涵
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金融全球化。
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动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
【真题示例】
(2016)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B.出现了适宜于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C.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供给出的有利制度条件
D.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核心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中公考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