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10-24 17:01:03

实验心理学冲刺复习笔记之视觉

  2017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仍应紧扣考纲,重视笔记与精要知识点。做到查缺补漏,将自己已经记住的重点强化,未记住的重点重新记忆!下面是实验心理学冲刺必备笔记。
第七章 感觉
第一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一)视觉的物理刺激
  1、视觉的物理特征
  在正常情况下,引起视觉的刺激物是光。可见光的波长大约是380nm(即紫色)到780nm(即红色)。
  2、光源的种类
  3、单色光
  (二)光刺激的物理测量
  1、光源强度的测量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称为光通量。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定义为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光强度。在光度学中,光强度的单位是烛光。光强度为1烛光的一个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定义为1流明。
  目视光度计
  2、光照度测量
  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的照度,称为1勒克斯,也等于光强度为1烛光的光源在半径为1米的球表面上产生的光照度。
  对光照度的测量,有光度计和照度计。
  3、亮度的测量
  亮度是指发光体表面的明亮程度。无论是发光体还是非发光体,都可以用亮度计测量其反射的亮度。
  4、物理刺激的表示方法
  (1)视网膜照度
  (2)光强度等级--分贝
  5、其他测量
  (1)反射系数
  (2)透光系数
  (3)密度
  二、视觉现象
  (一)明视觉与暗视觉的区别
  1、视觉的主要功能
  解剖学已经证明,视网膜中含有两类感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两者执行不同的视觉功能。锥体视觉是明视觉,棒体视觉是暗视觉。在0.001尼特以下的亮度水平,基本上只有棒体细胞发挥作用,在1尼特以上的亮度水平,锥体细胞发挥主要作用,亮度水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称为中间视觉,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共同发挥作用。
  2、关于明暗视觉的实验研究实例
  3、等能光谱感受性的研究
  (二)明暗适应水平
  锥体细胞暗适应较快,暗适应时感受性提高不大;锥体细胞暗适应较慢,感受性提高较大。一般光适应较快。
  1、适应时瞳孔的变化
  瞳孔的变化是视觉补偿光线强度的机制之一。
  瞳孔的大小似乎还能反映神经系统的状态。
  2、锥体与棒体适应及其实验方法
  测定适应时的阈限要采用极限法渐增系列。测定锥体阈限时,要单独刺激锥体细胞。
  (1)棒体细胞的适应
  (2)锥体细胞的适应
  3、影响适应的因素
  (1)适应前照明
  (2)器质性病变
  (3)维生素A缺乏
  (4)年龄因素
  (5)感官的相互作用
  (6)红色护目镜的作用
  (7)实验光的波长
  (三)刺激的时间与空间因素
  刺激的空间与时间对视觉有累积作用。
  1、刺激的时间累积作用
  Bunsen-Roscoe定律: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乘积决定它的效果。
  2、刺激的空间累积效应
  对于视觉效果是否等于面积与强度的简单乘积,目前尚有争议。
  (1)中央凹的累积作用
  (2)分散点的累积作用
  3、视觉阈限的量子理论
  (四)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是一种视觉现象,即当光刺激视觉器官时,所产生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是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维持若干时间。
  1、影响后像的因素
  (1)刺激强度
  (2)视觉器官的疲劳程度
  (3)刺激的网膜部位
  (4)刺激的持续时间
  2、实验中克服后像作用的具体办法
  (1)亮度匹配实验
  (2)颜色匹配实验
  (五)视觉的功能因素
  1、视敏度
  视敏度是视觉空间频率特性的一个方面,它指分辨空间两点或两线分离的能力。
  (1)视敏度的计算
  (2)影响视敏度的因素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三个方面。
  (3)有关视敏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视敏度的实验室研究方法主要有最小视点法、最小可分法。
  2、闪光融合频率
  闪光融合频率是时间视敏度,是时间分辨力的一项良好指标。
  (1)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
  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有,正时相的强度和两个时相的差异、两个时相的时间比例、刺激面积的大小、网膜的不同部位、其他感官的刺激、年龄、疲劳、缺氧,以及双眼间的迁移等。
  (2)闪光融合频率的测定方法
  用闪光融合频率计或混色轮可以测定闪光融合频率。
  (3)闪光融合频率的应用
  闪光融合频率可用于亮度匹配,可以作为视生理指标。
  3、明度辨别力
  明度辨别力主要是指明度差别阈的大小。
  (六)双眼视觉因素
  在视觉实验中,单眼和双眼效果是不同的,即使都是双眼视觉,因刺激的性质不同会出现双眼竞争和双眼融合等现象,这些现象在视觉研究中都应予以考虑。
  1、双眼累积效果
  2、双眼竞争
  3、双眼融合
  (七)侧抑制和感受野现象
  1、侧抑制
  侧抑制是指相邻的神经元之间能够彼此抑制的现象。它的存在有提取反差的作用。
  2、感受野
  感受野指在视觉系统中存在着的“专门化”了的感受细胞,心理学上称为特征觉察器。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验心理学冲刺复习笔记之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