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心理学考研心理统计和测量12个核心考点
针对冲刺阶段的复习特点,中公考研为同学们整理了心理统计和测量的12个核心考点。1、简述标准分数的含义、性质及其主要应用。
【参考答案】
(1)标准分数的含义:
标准分数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也叫Z分数,具有可比性、可加性、明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
(2)标准分数的性质:
①Z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
②一组原始分数转换得到的Z分数可正可负,所有原始分数的Z分数之和为零;
③原始数据的Z分数的标准差为1;
④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所有Z分数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
⑤原始分数转化为Z分数后,两者分布形状相同。
(3)标准分数的主要应用:
①比较几个分属性质不同的观测值在各自数据分布中相对位置的高低;
②计算不同质的观测值得总和或平均值,以表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③用于表示测验分数。
2、什么是统计检验力?影响统计检验力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统计检验力是指该检验能够正确拒绝一个错误的虚无假设的概率,它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用(1-β)来表示。
(2)影响统计检验力的因素
①处理效应大小:处理效应越明显,越容易被检测到,统计检验力就越大。
②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越高,临界拒绝区域增加,拒绝虚无假设的概率增大,统计检验力就越大。
③检验的方向性:单位检验的统计检验力显然高于双尾检验。
④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标准误越小,样本分布均值越集中,统计检验力就越大。
3、简述假设检验的含义和步骤。(或进行一般的t检验和z检验计算。
【参考答案】
(1)假设检验是指,通过样本统计量得出的差异作出一般性结论,来判断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统计过程。
(2)假设检验的步骤:①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②确定适当统计量,③指定显著性水平并计算拒绝区域的临界值,④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的值,⑤作出统计决策。
4、简述方差分析的功能及其基本假定。
【参考答案】
(1)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其主要功能在于分析实验数据中不同来源变异对总体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实验中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
(2)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①总体服从正态分布:若用证据表明总体分布不是正态分布,则可以将数据做正态性转化,或者进行非参数检验。
②变异来源相互独立:不同来源的变异在意义上必须明确,而且彼此要相互独立。 ③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一致: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彼此无显著性差异,这是方差分析最重要的基本假定。
5、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
(1)两者的区别:
①相关分析是用相关系数来检验或度量变量间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旨在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变量间数学关系的可能形式。
②相关分析是双向的,不强调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回归分析是单向的,它要找出一个变量随另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2)两者的联系:
①从广义上说,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分析,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是两者的共同起点;
②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是两个回归系数的几何平均值。
6、简述经典测验理论模型及其缺陷。
【参考答案】
(1)经典测验理论假设,观察分数与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且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即:X=T+E。根据这一模型可引出三个相关假设:
①若对个体的某种心理特征可以反复测量足够多次,那么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0;
③各平行测量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0。 (2)经典测验理论的缺陷:
①信度估计精度不高;②误差指标笼统单一、不精细;③各种参数估计对样本的依赖性太大;④参数指标之间的匹配性较差。
7、简述效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也是总变异中由所测量的特性造成的变异所占的百分比。
(2)影响效度的因素
①测验的构成:题目表达、难度、数目等都会影响效度。
②测验的实施过程:若不遵从指导语,或出现意外干扰、评分计分出现差错,等会降低测验的效度。
③接受测验的被试:对单个被试而言,其动机、情绪等都会影响测量的效度;对于被试团体而言,样本代表性越好,越有利于提高测验效度。
④所选效标的性质:测量行为与所选效标相似性越高,效度越高。 ⑤测验的信度:信度不高的测验不可能具有很高的效度。
8、简述信度和效度的含义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程度,是真分数的变异在总变异种占的比例;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是总变异中由所测量的特性造成的变异所占的比例。
(2)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①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信度高只给有效变异系数的增加提供了可能,至于是否提高还有看系统误差变异数的大小;即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但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②测验的效度受它信度的制约:根据效度和信度的定义公式可以推导出效度系数的平方小于等于信度系数,
即效度系数的最高限度是信度系数的平方根。
9、简述区分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1)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力。它常用作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和依据。
(2)区分度的影响因素
①计算方法: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的区分值不同;一个测验的各个项目要采用同一种区分度指标。
②样本容量:一般来说,样本容量越小,其统计值越不可靠。
③分组标准:分组越极端,其D值越大。
④被试样本同质性:被试团体越同质,测验项目的区分度指越小。
10、简述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参考答案】
(1)确定测验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目标和测量用途。
(2)制定编题计划:明确测验的内容,是内容全面而具有代表性,并明确各个内容的相对重要性。
(3)编辑测验项目:收集测验资料、选择项目形式、编写测验项目。
(4)预测和项目分析:预测对象有代表性,预测情境要和正式实测时一致;之后,对项目的难度、区分度进行分析。
(5)合成测验:完成测试项目的选择、编排及复本的编制。
(6)测验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测以及分数解释都有统一的标准。 (7)鉴定测验:主要是确定测验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11、什么是常模团体?在确定常模团体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常模团体是指由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 (2)在确定常模团体时应该注意:
①群体构成界限必须明确:每个常模团体的性质和特征必须有一个简单且明确的描述。 ②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要注意克服取样误差,遵循随机化原则,采用统计学方法抽取样本。
③样本的过程必须有明确且详尽的描述:一般的测验手册中,要详细介绍取样的大小、取样方法、取样时间等,越明确、越详尽越好。
④样本大小要适当:样本大小可以根据常模总体数目、总体性质以及测验结果得精确度来确定。
⑤常模团体必须是近时的:过时的常模不能作为参照标准。
⑥注意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的结合:这样被试可以与最近的群体进行比较,解释分数也更加精确。
12、简述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的异同。
【参考答案】
(1)①自陈量表是根据要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问题,要求被试进行回答,然后根据这些回答去衡量被试的人格特质。②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景下,自由联想,通过分析反应结果来推断其人格结构。
(2)二者的共同点 ①二者都是人格测验;②二者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效度和信度;③在人格测量中都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3)二者的不同点
①反应形式不同:自陈量表常采用是否式的反应形式,投射测验的反应则不受限制。 ②评分、计分不同:自陈量表评分、计分比较客观、简单,分数容易解释;投射测验计分困难,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③测验目标不同:自陈量表多数用于人格的若干特质;投射测验旨在对被试的人格特质获得整体性的了解。
④测验内容形式不同:自陈量表是纸笔测验;投射测验的内容多为无明确意义的图片。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