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意识的能动作用,你真的了解吗?
2017考研政治:意识的能动作用,你真的了解吗?意识的能动作用,一直是2017考研政治里一个很重要的考点,所以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可以给同学们带去一些帮助。
定义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具体来说,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
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的能动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虽然不能直接地改变外界物质,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利用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以至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现成地存在的东西。这就要求意识必须正确地反映对象本身的性质,即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并要求人们依据这种认识去创造对象本身赖以发生某种变化的必要条件。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着物质运动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事物和现状,还可以追忆过去的事情,并能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测未来。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这是意识能动性最重要的表现。因为,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一个人精神是否愉悦,心情是否舒畅,对于他(她)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意识的能动性总结的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同学们的政治复习带去一些帮助。
***相关推荐***
各省份2017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相关公告汇总
文都教育2017考研大纲名师解析汇总(文字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