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发表于 2016-9-12 18:14:08

心理学童年期心理发展特征知识要点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通常与教育心理学放在一起,二者所占分值约为70分。对于这一门科目,考生都明白花费太多时间会得不偿失,但不背诵又会痛失分数,所以在这一科的复习上要抓住重点知识。下面中公考研分享2017考研心理学之童年期心理发展特征,考研需要背诵的知识要点,一起来看下!
  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号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到高年级则随生理年龄变化逐步进入青春发育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童年期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儿童入学后学习逐步取代游戏而成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在学校学习与幼儿园游戏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社会义务活动。
  (2)逐渐掌握书面用语
  幼儿期口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转变为小学后书面语言成为的学习专门对象。
  (3)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入学后,随着所书面语言的掌握、知识范围的扩大、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
  (4)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入学后儿童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这些与同学的交往中,儿童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并掌握基本行为规范。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学童年期心理发展特征知识要点